走出课堂 在行走中触摸历史

发布:2025-10-29 07:19    来源:长三角时讯
近日,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校五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一场以“赏水韵姑苏,品千年文脉”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学生们沿着运河两岸,分三条特色路线探寻历史足迹、感受非遗魅力,度过了一段充实且难忘的时光。
活动当日,学生们精神饱满地从少年宫出发,开启这场文化探索之旅。沿着运河漫步,粼粼波光与依依垂柳相映成趣,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在辅导员老师的生动讲解下,京杭大运河开凿的艰辛历程、历代漕运的繁华景象仿佛穿越时空,变得鲜活可感。学生们沉浸其中,深刻感受到了这条古老运河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行至吴门桥,雄伟的桥身映入眼帘。孩子们轻轻抚摸着斑驳的石栏,仿佛能触摸到古人卓越的建筑智慧。步入盘门景区,水陆城门并存的独特格局让学生们惊叹不已。他们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古代城门设计的精妙之处以及其军事作用,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了敬佩。不远处,巍峨的瑞光塔静静矗立,宛如一位历史的守望者,向学生们诉说着苏州城的千年风韵。
另一组学生来到了胥门广场,在伍子胥高大的塑像前列队瞻仰,神情肃穆。老师讲述着这位春秋名将“千金筑城”的故事,学生们对伍子胥与苏州城深厚的历史渊源充满了敬意。古朴的万年桥横跨运河,与不远处现代化的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古今交融的生动写照。走进大运河遗产展示馆,丰富的文物、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对运河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还有一组学生则踏上了更具人文情怀的探索路线。他们首先走进唐少傅白公祠,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苏州担任刺史期间疏浚河道、造福百姓的政绩,感受着这位诗人心系百姓的情怀。随后,在运河文化展示馆和生肖邮票馆里,学生们从不同角度领略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承。
“舟游山塘街”环节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乘船穿行于小桥流水之间,两岸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错落有致,耳畔传来热闹的行人穿行之声,真切地体验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诗意。最后,学生们参观了中国南社纪念馆,一段段激荡的革命历史、一位位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心灵,激发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下午,各班级满载着上午收获的历史知识与文化感悟,安全返回姑苏区青少年宫,投入到精彩的非遗实践环节。有的学生巧手翻飞,精心拼搭着一盏盏精美的宫灯。当灯架逐渐成型,蒙上灯面,一盏盏充满古韵的宫灯在手中点亮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也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匠心独运。
有的教室里弥漫着草药的清香,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穿针引线,细心地将艾叶、丁香等中草药装入小巧的布袋中,制作着香囊。这不仅是手工体验,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亲身体验。还有的学生化身“小小造船师”,专注地拼装着木船模型。每一块木料的组合,都让他们对古代运河上舟楫往来的繁华景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研学活动,让沧新三实小五年级学生走出课堂,在行走中触摸历史,在体验中传承文化。千年运河,不仅是一条流淌的河,更是一部流动的史书,它承载的智慧、精神和文脉,已深深印刻在学生心中,激励着他们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供稿)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