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炎传薪——章炳麟与苏州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

发布:2023-11-15 09:56    来源:长三角时讯
2023年11月12日,太炎传薪——章炳麟与苏州展在苏州博物馆隆重开幕。继“吴门四家”(2012-2015)、“清代藏家”(2016-2019)两个系列学术特展之后,苏州博物馆正式推出“近代大家”系列学术特展,从展览的角度,梳理明、清两代之后,东西思潮激荡下,苏州的文化、艺术与学术之衍变轨迹。此次展览即为“近代大家”系列首展,以近代著名学者、“章黄学派”开创者章太炎为对象。
提起章太炎,大家想到更多可能是“章疯子”“特立独行”“怪人”等,世人记忆里多是先生的逸事与隽语,如“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 或“独有兄弟却承认我是疯癫,我是有神经病”。而章太炎可谓是晚清最特立独行,也最丰富多彩的人物!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浙江余杭(今杭州)人。1890年,秉父遗训,入杭州诂经精舍受业俞樾门下。1895年甲午战败,变法事起,走出书斋,投身社会。早年提倡革命,身遭幽禁,义无屈挠,主持《民报》,文笔锐利;嗣后抗拒帝制,奔走护法,备尝艰辛;晚岁,支持青年学生抗日救国运动,爱国之心,矢志不渝。
据专家介绍,章太炎奔走四方,提倡革命之余,依然著述、讲学不断,留下众多激扬文字及专深著述。在其一生的革命与学术生涯中,与苏州也结下了不解之缘。1901年,为躲避清廷追捕,任教东吴大学半年;1934年,举家迁至苏州,终老苏州,并举办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的章氏国学讲习会。
据悉,此次展览分为“湖上诂经 曲园门生”“走出书斋 走向共和”“友生酬应 诗书流布”“整理国故 学兼汉宋”“著述弘富 兼善岐黄”“章门弟子 桃李天下”“苏州讲习 学术薪传”七个部分共94件展品,试图还原一个全面、立体的章太炎,梳理其家世生平、师友交游、讲学传道、艺文著述,以见其人、知其事,得观其行、窥其学。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章太炎文章手稿、著述书籍如纪念其师俞樾的《俞先生传》、上海右文社版《章氏丛书》以及所擅篆、行书法作品外,亦有其与友生之往来和其弟子之作品。如孙文致章炳麟函中,孙中山于临时大总统任内最后一天(3月31日)致函感谢章太炎肯为政府顾问,并请张继赍致三千元顾问薪金。此次展览择章门弟子中著者之书画、信札、手稿、合照等,同聚一堂,以飨观者,如有鲁迅在日本东京听章太炎讲授《说文解字》笔记,鲁迅自撰、柔石代抄的小传,以及“章门二妙”黄侃和汪东的书画作品。
据了解,章太炎一生著名讲学有四次讲学,分别在东京、北京、上海、苏州,其中苏州讲习为规模最大、最有规划的一次。东京讲习是开始,培养了第一代章门弟子;苏州讲习则承上启下,开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章门,吸引了一批潜心向学的年轻人,后成长为学有专长的章门弟子。此次展览最后部分主要展出章太炎在苏州时与好友李根源的往来如寄李根源的信札、篆书、珍藏《三体石经》拓本等,以及所招收门生之物如16岁即师从章太炎,被誉为“千里驹”的朱季海书“困学斋”额;章太炎赠弟子徐瀓的抄手端砚;潘景郑1933年1月26日至1934年2月13日所记日记等。
除了丰富多样的展品外,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览不同于以往相对静态的人物展,在展陈上还设计互动区,巧妙将“藏品群体+地图+观众个体”三者结合,将藏品与地图结合成网格,不断立体化、扩大化,构建一个拥有丰盈血肉的历史画面。观众可以通过看、听、找、集章等探寻章太炎在苏州的印记,并以此为起点,寻访章太炎的一生,乃至追觅那个时代的声音。互动的方式使观众能够读懂纸面上的章太炎,将相对学术的展览“看明白”,增添了趣味性,观者甚至可以通过集章的方式展览带回家。“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34年秋,章太炎举家迁居苏州,是年冬,举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在战乱不宁、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以期端正学风、启发后学。八十九年后,先生“重归”苏城,如今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我们得以追寻其足迹,发扬其精神。
据了解,“太炎传薪——章炳麟与苏州展”将持续至2024年2月25日。展览期间,广大市民游客可通过苏州博物馆线上预约,前往苏州博物馆负一楼特展厅及二楼书画厅免费参观。
 
1.鲁迅在日本东京听章太炎讲授《说文解字》笔记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纵24.5厘米 横16.5厘米
绍兴鲁迅博物馆藏
章太炎一生通过讲学,培养了一批章门弟子,发扬国学,薪火传承,绵延不绝。章门弟子中多卓然名家,早期东京讲学的听讲弟子,尤为其所重,而名气最著者莫过于鲁迅,这次展览有关章门弟子的展品最多的也是鲁迅。1908年,章太炎曾为鲁迅、周作人、许寿裳等八人特开民报社小班讲授《说文解字》,此即鲁迅当时所作的课堂笔记,共记录462个汉字。正因此次听课,鲁迅成为章太炎弟子,并受其影响颇深,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怀念其师。此件作品不仅是鲁迅在东京师从章太炎的见证,也是章太炎东京讲学的见证,呼应了展览“传薪”之题。
 
2.孙文致章炳麟函(附信封)
1912年
纸本
纵29.3厘米 横32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章太炎有两个身份最为鲜明,其一为国学大师,展品1可窥一二;另一个便是革命元勋,他与孙中山、黄兴一道被奉为“革命三尊”。他曾赴日与孙中山一道为革命事业奋斗,尤其是担任《民报》主编,与改良派论战。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函聘章太炎为临时总统枢密顾问。在此函中,孙中山于临时大总统任内最后一天(3月31日)致函感谢章太炎肯为政府顾问,并请张继赍致三千元顾问薪金,并于信后亲笔签名。此函可见孙中山对章太炎的尊重,及其容人之量(时章太炎在民国初立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改革上,同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人常有分歧),侧面反映了章太炎对革命之贡献。
 
3.章炳麟致袁世凯函
1913年
纸本
纵36.5厘米 横24.5厘米
天一阁博物院藏
章太炎一生曾两次遭囚,一次1903年-1906年因《苏报》案被囚上海牢房;另一次便是1913年-1916年被袁世凯幽禁在北京,期间发生著名的“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之事。章太炎对于袁世凯起初是支持、抱有幻想的,如支持袁世凯建都北京,被袁任为高等顾问及东三省筹边使,后宋教仁遇刺身亡,章太炎对袁世凯改持失望、否定态度。这两封信可以看出章太炎对袁世凯态度的变化,第一封尚有献言之意,第二封直接痛斥袁世凯为“政治之大蠹”“国土之大贼”,可观章太炎之爱憎分明,以及人物之复杂性。
三件作品,一与门下弟子有关,一与同道友人有关,一与政坛官员有关,皆后世耳熟能祥之人,兼有故事性与传播度,籍此亦可观章氏国学成就、革命功勋、性情性格。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