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拙政·香洲随咏
					发布:2019-06-04 13:05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虎阜同来憩玉堂,遥收塔影对方塘。
	海棠迟醉春坞久,芍药深归丽质香。
	谁识桃花人面笑,心随画舫蕙衣凉。
	飞虹愿渡烟舟去,楼外青山话梦长。 
		附记:
	
		拙政园,乃姑苏之翘楚,列中国四大名园之首。 正德初年,御史王献臣,因仕场失意,
	
		还乡于故里。 未几,遂以大弘寺旧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
	
		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筑墅曰“拙政园”。 中亘积水,浚治成池,弥漫处“望若湖
	
		泊”。 园多隙地,缀为花圃、竹丛、果园、桃林,屋舍稀疏错落,共有堂、楼、亭、轩等数十景,“广
	
		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 嘉靖十二年(1533),文徵明依园中景物绘图三十一幅,各
	
		系以诗,并作《王氏拙政园记》。
	
		至清兵入苏,亭台倾圮,池馆萧条。后又经数代修葺,得以重焕华彩。园内花事,钜丽鲜妍,备
	
		极奢丽,为当时所仅见。 “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之性”,江南文人造园寓情,托物言怀,隐逸之风盛
	
		焉。 园中藏书万卷,春秋佳日,才子佳人,时有觞咏。 袁枚、赵翼、钱大昕等相继来此,流连赋诗。 袁
	
		枚有句云:“人生只合君家住,借得青山又借书”。 当时园中古树参天,“修廊迤俪,清泉贴地,曲沼绮
	
		交,峭石当门,群峰玉立”。
	
		明清以降,拙园便以“林木绝胜”而著称,如桃花渡处,“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月廊外,“境
	
		特幽回,夹涧美竹千挺”,归田园居“林木茂密,石迹藓然”。 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可谓“瑶圃
	
		百本,花时灿若瑶华。 ”待杏花盛开,独见“遮映落霞迷涧壑”。 而夏日风荷,秋日木芙,犹如锦帐重叠耳。
	
		纵然冬日,园中之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 四时之景,可谓步步留诗韵。
	
		拙政园内,今有香洲、桃花渡、芍药坡、海棠坞、见山楼、小飞虹、远香堂、秫香楼、荷风四面亭、留听
	
		阁、缀云峰、雪香云蔚亭、三十六鸳鸯馆、与谁同坐轩等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