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秋播节 “生生”劳动情

发布:2021-09-29 21:10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当第一片树叶飘落,秋天已悄然来临。秋高气爽,正值学校开学季,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新的希望。9月中旬,为了进一步落实特色办学理念,挖掘特色校本课程资源,丰富校园"5+2"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践行生生农场的教育理念,在师生体验和播种的过程中感受劳作的艰辛和播种的喜悦,激发全体师生热爱自然、崇尚生命的热情,拓展学生发展途径,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程,让他们亲近生命的成长过程,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生生农场自己班的“责任田”里一起播下物种种子,享受劳动的过程,体验了一次秋耕的乐趣,收获了自身的成长。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碧水环绕的甪直古镇,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第二个故乡。100年前,叶圣陶来到甪直执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给孩子们实践锻炼的机会,他和同事们创办了“生生农场”。“生生”两字指的是先生和学生,师生共同开荒种地,让学生在学农的过程中锻炼筋骨,磨练意志,懂得“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百年后的今天,校园里的生生农场依然忙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躬耕劳作,体验绿色生命之绚烂;观察记录,畅享种植表达之乐趣;对比种植,培养科学探究之意识;网络播种,收获网上种植之创新;品味果实,激发创造美丽之慧眼。孩子们在撒下作子的同时,也把绿色环保、科学探究,崇尚劳动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播种节启动仪式在9月18日下午举行。此前,五年级各班都已经进行了前期准备:公开竞聘了“生生农学院”岗位,制作了本班的责任田标志、标语,整理田地等。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萝卜种子(樱桃萝卜、胡萝卜、冰糖脆萝),并以班级为单位完成了土地分块。

王瑛副校长为每班的小学员们颁发责任田认养证书。接过证书的这一刻也预示着:孩子们今后将成为田的“小主人”,田的未来需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经营。

班级学员代表上台签订承包义务责任书,并就此发言。言语中难掩激动与喜悦,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们表示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团结劳作,让农场焕发勃勃生机。

邹文珍校长鼓励孩子们用勤劳的双手播种希望,享受劳动,收获成长,并向农学院各班分院授予希望之种。

接过种子,大家便开始了最期待的播种环节。他们纷纷拿起劳动工具,有的学着爷爷奶奶的样子除草、翻地;有的学着老师的样子抖动小手播种;有的围在老师身边积极请教。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特色植物制作了名片和养护愿景,插在自己班级种植的责任田里。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又乐在其中。种植过程中,他们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图片摄影等资料的收集,每个种植小组的同学要有一本观察记录本,成立种植宣传组,及时将种植记录,图片上传到网站,有时候他们还会请教前来指导的农科站专家一些“技术性问题”。

后续,“生生农学院”班级分院还将继续组织活动,负责照顾萝卜的生长,并做好记录,网站开始图文播放,直至收获萝卜。种植活动的意义还有“学术”方面的:语文老师将指导孩子们写作相关的命题作文,美术老师将组织他们进行“美丽的植物”绘画和摄影作品创作,科学老师将指导他们进行科学观察,写好观察跟踪记录,采取多种方式记录,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努力解决,在勤劳“耕作”的同时,科学探究、生命教育的种子也播撒到了孩子们的心田。此外,学校小记者站也将对各班择优选出的种植故事与心得体会进行校刊专栏和微信公众号“报道”。

“播种希望,收获快乐。”各班“生生农学院”将完成一份成果展示,制作成ppt在年级组中进行汇报,评出优胜班级,授予奖状。同时,责任田的种植成果也将进行展示,邀请其他年级同学参观,讲述种植的酸甜苦辣的小故事。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各类萝卜的生长过程,体验了种植的乐趣和劳动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增长了他们的自然知识,让生生农场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具有启迪意义的“田间乐园”。

甪直,与苏州古城同龄的水乡古镇,水滋润了小小的“生生农场”,园中蚕豆叶儿绿,油菜花儿黄,小麦穗儿分外壮……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师生们的快乐,从这个金秋9月开始,将持续很久,很久!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