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力同心 “直”道而行
苏州疫情发生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高度重视,从严从紧抓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部署推进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核酸检测,争分夺秒
2月17日,甪直镇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共在辖区内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79个,尽可能满足居民就近检测需求,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2月16日晚,甪直镇各单位部门、村社区迅速响应,工作人员连夜奋战,搭建帐篷、准备物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每个采样点位专人负责,完成核酸采样检测点的准备工作,确保核酸采样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各小区物业立即行动,通过多渠道公示核酸检测点位图和分幢安排,让居民们了解采样点位、采样时间,快速高效推进核酸检测工作。各方志愿者们连夜进行相关培训,熟悉核酸检测登记等各项流程。村(社区)工作者组建防疫队伍,通过张贴通知、小喇叭广播等形式,走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将相关信息通知到群众,确保检测不漏一户、不缺一人。
早上7点,甪直镇各核酸采样点井然有序地开始核酸检测工作。为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有的小区分时段、分楼栋进行检测,实行错峰采样、避免扎堆。居民们按照相关要求,准备好个人身份证、苏康码、并全程佩戴口罩,在采样点有序进行核酸采样。“这些工作人员都不容易,非常辛苦,我们一定配合他们的工作。”很多居民表示。“这次核酸检测比上一次明显速度快了,而且核酸检测凭证也变了,还有编号。”现场获得了群众点赞。
在79个核酸检测点,来自甪直镇机关镇属单位等490多名志愿者、区级下派250多名志愿者,以及50多名社会志愿者迅速集结,下沉一线,投入到核酸采样各项工作中。
现场到处都有医务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熟练地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针对部分有困难的群众,医务人员还上门帮群众做核酸采样。甪直交警中队、甪直派出所,以及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共同做好高速公路出入口排查工作,维护核酸检测点的现场秩序。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与医务人员协作配合,全力做好体温测量、核酸登记、卫生消杀等工作,切实筑牢群众家门口的“红色堡垒”。
各方志愿者分工到位、通力合作,严格把控好“一米线”距离,引导居民们有序、快速进行核酸采样。他们不畏严寒,不惧疲倦,在他们的引导下,整个采样过程流畅推进、忙而不乱。“虽然身体很累,但是能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一切都是值得的。”负责核酸采样样本转运的志愿者们表示。还有一批有责任、敢担当的一线防疫工作者。他们承担起疫情防控大数据排查工作,一刻也不停歇,用自己的连夜奋战保障了数据的精准,是这场战疫背后的“隐形战士”。
防疫保供两不误,同心守护“菜篮子”
苏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南环桥批发市场)是苏州人民的“菜篮子”,关乎全苏州人民的“吃饭”问题。疫情阴霾之下,南环桥批发市场的运营情况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更牵动着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心。为了保障南环桥市场的正常运营,筑牢疫情防控和市场保供双防线,甪直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成立南环桥市场疫情防控及市场保供专班,全力以赴应对疫情考验。
在市场入口实行分类精准管控。针对保供货车,设置专用通道,查验保供货车人员相关信息、测温无异常后放行入场;针对其余入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测温并查验国康码、苏康码,查看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无异常后放行。如体温、两码异常或无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人员、车辆一律劝返。
为保障市场全天候正常运行,方便市场内人员及保供车辆司机等相关人员就地采集核酸需求,根据南环桥市场疫情防控及市场保供专班工作部署安排,南环桥市场相关人员的核酸检测实行24小时制,全天候开启核酸检测采样通道。
核酸检测样本运送实行“专人、专车、专线”模式。人员完成核酸采用后,由专人负责相应采集点的样本暂存、运送;混管(一般人员集采)和单管(保供司机、冷链人员)样本分开运送,做到专车专用;同时开辟保供司机样本运送专线,专车快速运送样本至检测机构。
“专人、专车、专线”模式一方面很大程度上防止人员的交叉接触、降低核酸样本的潜在污染风险,另一方面也大大缩短了市场人员(特别是保供司机)的核酸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有效保障市场正常运行。日均送检核酸检测7000人次左右,其中,送检保供车辆司机核酸检测500人次左右。
南环桥市场的核酸检测由甪直人民医院、苏州元德友勤医学检验所定点检测,做到所有送检样本8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其中保供司机样本核酸检测结果3-4小时出具,确保保供物资的正常运输。截至目前,南环桥市场所有送检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领甪先锋”,红色前哨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甪直镇充分发挥三级网格“领甪先锋”驿站“红色前哨”作用,通过紧紧依靠和服务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群防群控的基层战疫合力。
晚上9点半,西横驿站采样点点位长赵月明正在给网格志愿者们作动员。作为苏州市海棠花红先锋阵地,为全力战疫,淞南村西横“领甪先锋”驿站赓续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红色基因”,升级成为基层群防群控的“红色前哨”。
2月14日至20日,甪直镇各“领甪先锋”驿站核酸采样点共组建党员战疫行动支部20余个,为网格村民开辟核酸采样通道70余条,累计完成采样超过64万人次,顺利将疫情防控工作下沉到三级网格高效推进。
“疫”生令下,全镇上下吹响了红色集结号。依托党组织结对共建互联互动,甪直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供销社共派出党员22人次有序走进淞南村三级网格认领防疫任务。不仅落实结对共建,跟随先锋聚能的号召,社会志愿者也主动凝聚到三级网格中来。截至20日,甪直镇各“领甪先锋”驿站共下沉区级机关、被支援镇级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近600人次、吸引社会志愿者近180人次,在三级网格形成党群同心抗疫的巨大合力。
“我10点下夜班还能做到核酸吗?”一声“能!”让西横网格党员郭雪明成了寒夜里最温暖的“小村守夜人”。淞南村西横“领甪先锋”驿站持续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动员先锋管家、老党员、网格党员等群体,依据大数据底数,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夜班村民及特殊群体进行走访,精准排摸网格人员,开展错峰防疫及核酸检测宣传。此外,驿站进一步创新“小村哨兵”“邻长制”“中心户”等模式,精准查控、服务辖区居家人员,进一步织密疫情防控网。
截至20日,甪直镇各“领甪先锋”驿站累计走村入户开展防疫宣传210余次,为行动不便的村民开展上门核酸采样40余次,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战疫情显担当
代表委员在行动
面对疫情,甪直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响应号召、积极行动,坚守在一线、冲锋在一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展现责任与担当。
作为龙潭社区的社工,区人大代表金丽凌晨三点多已经开始忙碌的工作,为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做好准备。龙潭社区共有33个小区、九千多户居民,常住人口三万以上,防疫压力严峻。联系物业、接受咨询、解答疑惑,金丽在一个又一个电话中耐心回复群众的问题。
“医院缺人送东西是吗?我来!”镇人大代表、鸿运社区负责人费翔在得知医院急需人手时,即刻转换角色,马不停蹄加入到运送样本的队伍中去。
在澄北村核酸采样点,区人大代表、苏州民群五金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王菊穿上防护服,拿起手机熟练地为群众登记信息。“请戴好口罩,不要拥挤,保持一米线的距离……”区人大代表、甪直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局副局长孙丽虹也积极加入到澄北村“红马甲”中,切实做好志愿服务。
越是艰险越向前,区政协委员、澄墩村党总支书记朱育平同志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第一时间紧急响应,号召全体村工作人员有序部署推进区域核酸检测工作,联合邻村组织出动相关人员110余人次,有序推进核酸检测工作。据了解,朱育平同志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几乎没怎么合过眼,和其他基层工作者一直奔赴在防疫一线。
区政协委员、苏州金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雪作为企业家委员,积极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的同时,不忘为疫情防控助力,特委托公司工作人员捐赠了2000只医用口罩、40瓶消毒液以及方便面等物资。
还有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是坚守岗位、或是暖心志愿,恪尽职守冲在前、奉献合力筑防线,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回应群众的信任与期盼。
小小卡片,温暖人心
“亲爱的叔叔阿姨: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致敬疫情前线工作人员!谢谢你们把黑暗照亮,变成一道光。致敬所有的医护人员,感谢守护!”在甪直镇新城华府小区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收到了这样一张充满鼓励、感谢话语的爱心卡片。
2月20日,甪直新城华府小区的医护工作者、志愿者正有序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所有小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这一天的天气特别冷、风格外大,门口排着长长的待检测队伍,医护人员熟练地重复着手中的工作,不停的忙碌却没能使身上暖和半分。
一对母女按序进行,检测结束后,她们温柔地说了声“谢谢”,母亲轻轻地将自己的孩子推到医护人员跟前,孩子小小的手中捧上一张暖色调的卡片。医生彭巍疑惑地打开卡片,一字一句地阅读,眼睛瞬间湿润了,口中喃喃地说,“我暖到了,我暖到了,我觉得我一点都不冷了!”
是啊,这每一个字温暖的不止是医护人员,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这张爱心贺卡在一双双冻得苍白的手中传递,感恩的力量不断汇聚,鼓舞着每一位坚守岗位的一线人员,温暖着每一名舍小家为大家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此时此刻,每个人心里都浮现出一幅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画面。我们坚信,春天已经到来!
“志”在必行,最美风景
在甪直镇疫情防控工作中,身着红马甲的青年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在各个核酸采样点值班站岗,协助开展各项工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甪直镇志愿者。他们是好朋友一起约,是追随父母的步伐来到防疫一线,始终做好信息登记、验码测温、政策宣传、秩序维护等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构成甪直镇疫情防控的一道坚固防线。
沈超达是淞南村团结新村人,是一名武警现役士官。今年春节,他刚向所在部队申请休假返回家乡甪直,就遇上了疫情。“作为现役军人,应当站出来”,沈超达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奔赴采样点协助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每次采样结束后,等到场地消杀、物资清点等后续工作全部完成,沈超达仔细检查一番才离开。从“橄榄绿”到“志愿红”,他舍小家、顾大家,用行动彰显了忠诚奉献的军人本色。
陆毓周,2006年8月生。张平安,2002年1月生。他们随父母来到疫情防控一线。陆毓周一开始作为劝导员,为不会操作的人群提供帮助。后来,她主动要求当登记员,穿上防护服,几个小时重复登记动作,不怕苦不怕累。张平安被安排在金澄湖菜场采样点外围入口处检查苏康码、维持秩序,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只有换班吃饭的时候能稍微休息片刻。两名“00”后,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动人的青春篇章,演绎了人生最美的花样年华。
四川姑娘魏丽平在2003年来到甪直后,就深深地爱上甪直这个“第二故乡”。2020年新冠疫情伊始,她主动报名为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物资;2021年8月参与苏周到核酸检测预约登记演练。在淞南村西横公园核酸采样点,热情好学的魏丽平现学现用,主动为登记人员替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那边查验苏康码人员要换班了,她就立马替补上去,成为核酸采样点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魏丽平热心奉献精神的感染,她身边的朋友也自发参与进来,更是带动了现场检测人员主动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