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月裁云 赖邦荣赖杭宇金银细工展

发布:2020-12-30 10:31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镂月裁云

赖邦荣赖杭宇金银细工展

任何艺术风格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语境和环境。环境首先产生了特定的地域品格,同时产生了相应的艺术形式、艺术品类及文化内涵。自宋元之后,得天堂之誉的苏州就一直占据着创造品味的城市之榜,这里宝藏丰盈、服饰鲜美,百工技艺,儇巧异常。

如果说创造性的物质活动及其表现形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文化的途径,那么,“苏作”即是我们切入苏州文化样式的重心,它是这个城市最直接的文化积淀,也是最具典范意义的文化资源。历史上凡是被冠以“苏”字头的名词,不仅有强烈的地域指示性,还是一种地位符号,代表了最高的规范、时尚的样式或自成一派的风格。它的不可复制性、历史文化传承性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江南文化留给我们今天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在其博大精深的工艺类型体系中,金银细工更是集身份、财富、艺术于一体,不断向世人宣示着它是如何以精、细、雅、巧的姿态构建起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与时尚风华。

“镂月裁云”自何处?当我们聚集在有着三百年不朽名声的“探花府”里欣赏赖氏父子这些巧于因借,慧心卓著的当代 “精工巧作”时,不禁感慨历史对于心物交合的善待。如果说地理的优势得于天,文化的优势则得于人。

12月12日-18日,在苏州平江路南石子街探花府中路二楼,“镂月裁云”赖邦荣赖杭宇金银细工展以其精雕细镂的极致工艺吸引了诸多工艺美术爱好者前来“打卡”。

赖邦荣,1954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金银珠宝首饰行业协会首批专家组成员,恒孚珠宝金银首饰技艺顾问。自1972年进入苏州工艺美术厂(后改为金属工艺厂)从事镶嵌工艺,至今,赖邦荣在苏州这门稀缺的传统工艺门类中已默默耕耘48年。

赖杭宇,1983年出生,为赖邦荣先生之子,苏州市姑苏区金银细工非遗传承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师,苏州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赖邦荣技艺全面,特别擅长运用抬压錾刻,花丝镶嵌,焊接,锉型等手法制作各类金银器摆件、器皿、首饰等,尤精于修复历代金、银、铜等小件精品文物,经其手修复的文物数量已有数百件。其中受江苏省近代史博物馆委托修复的太平天国洪秀全的一柄宝剑、十二世纪英国皇家成员佩戴过的银饰胸花、明代永乐年间的一个鎏金掐丝珐琅宫灯等,是他参与修复古代文物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经其修复后均趋于完美,价值倍增,受到专家和行家的高度赞赏。

赖邦荣的金银细工作品带有典型的“苏工”精、细、雅、巧的风格特征,不仅成为许多知名人士热衷收藏的对象,而且作品也屡屡获奖,如《知足摆件》,获苏州市经委新技术金马奖;《18K500克金牌》被吴作人家属收藏;洪秀全宝剑(剑柄、剑鞘)复制品,被江苏省近代历史博物馆收藏;《银镶翡翠螳螂摆件》获苏州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金蝉玉叶》获“天工精艺奖”铜奖等等。

赖杭宇则由于自幼受父亲赖邦荣的熏陶走上金银细工艺术之路的。他有着良好的悟性,对金银玉石工艺情有独钟,十几岁即走上学艺之途,目前,已全面娴熟地掌握了花丝,抬錾,镶嵌等各类金银细工工艺,且不断研究突破传统题材,完成了许多创新之作,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中获得奖项,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扬。如《亭亭玉立》微型盆景获江苏省“艺博杯”铜奖;纯银制《一帆风顺》帆船摆件获“苏艺杯”铜奖;《金银草虫》步摇获“工美新力量大奖赛”铜奖;其作品还在首届“天工苏作杯”非遗文化创意创客大赛中获得了“最受大众欢迎奖”等等。

作为新生代手艺人,赖杭宇不排斥任何宣传推广金银细工工艺的机会和手段(包括各种新媒体),如2016年5月受苏州博物馆之邀,配合《金色江南》金银器展,与其父赖邦荣一起在现场演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并展示作品《金蝉玉叶》;2017年4月又受邀二更影视平台,协助拍摄《耐得住寂寞方成妖》短片;2018年6月在南京栖霞区八卦洲参加首届老行当文化艺术节;2018年在苏州公共文化中心录制“苏州艺术”慕课;2019年又参加江苏省青年“匠人匠心”公益展巡展等等。

近些年来,随着雕蜡铸造的普及,传统的金银细工工艺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赖邦荣始终坚持老手艺,以及对品质一以贯之的严苛要求,悉心传授技艺给学徒,使这一“苏作”典范工艺得以延续,并不断推陈出新。金银细工工艺亦在赖杭宇的努力下,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特别是培育了一批新的年轻爱好者。

正是在悠久的文化品格传承中,苏州形成了众多的文化家族,在他们的主导和影响下,诗文书画、戏曲游艺、古物鉴藏、时作天工陈陈相因,艺文名家层出不穷,这些世代缨簪累积的文化资本,代代相传。在为苏州人提供娴雅艺术生活的同时,更培养出了他们对于美的敏感和赏析能力,精而求精,雅而更雅,苏州的人文心态愈发成熟,也因此使“苏作”工艺在整体上,在每一个细密之处,都透出一种适宜与和谐,于包容中不失传统,在创新中注意循序渐进,虽没有大刀阔斧的革命,却有不激不宕的变革,心手合一的智慧施展于生活艺术的方方面面,显示出经典工艺美术的力量和价值。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必担心这样的一个展览是否有足够的体量,因为我们知道,在每一件小小的作品背后,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慧心真趣,与作品不分彼此的真诚,和对“苏作”品格的坚守与坚持。

(作者为苏州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