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 如何在“双减”时代做个好父母 朱桂根先生《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新书发布会

发布:2021-11-16 22:11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由此,“双减”工作成为了国家层面全面推动的大趋势。

“双减”之后,家庭教育回到了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该有的位置。那么,“双减”之后的家庭教育该怎么做?许多家长为此纠结,四处求助。

2021年10月30日,“双减”让我们快乐地学习:朱桂根先生《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新书发布会上,该书作者、家庭教育导师朱桂根先生分享了他的家庭教育之道。

 

现场:“双减”时代,如何更好地成长

 

当日,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剧场,朱桂根先生新书,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隆重首发。

《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可以说是一本“双减”时代中国家长的育儿必读书。作为一个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作者朱桂根积累了许多“问题孩子”或“问题家长”的案例,也成功地重新塑造了许多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在这本书里,没有长篇大论或者新名词,只有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通过这些经由作者本人亲自“调理”的真人真事,告诉家长及孩子们一些相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每个故事都可能给人以某些启发,或者就一些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以实际案例给读者“打了个样”,其中不乏颇具创意的“家教小妙招”。因此,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可读性很强,并不晦涩艰深。试读者评价这本书说它“像哲学一样深刻,像工具书一样实用,像小说一样好看”。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直接推动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进步,使得中国家庭教育理念进入到“双减”时代,并对整个社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据悉,本次首发式由中国作家出版社、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主办;相关领导及嘉宾500多人共同出席了发布会。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编审郭永福,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因疫情防控原因不能前来,分别以视频方式发表了致辞,对《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的出版表示了祝贺,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海燕,家教周报苏南工作站负责人、三六六集团董事长周扬海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接下来,杨丰铭、葛虹、刘海燕、俞清、周扬海、周春磊、赵琴、张利刚、朱林泉(作者父亲)及朱桂根等共同启动了新书的首发。

发布会上,朱桂根向儿童少年基金会新书捐赠了他的新书。

随后,一场由苏州广电总台月月姐姐主持的主题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的沙龙在现场举行,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秘书长杨丰铭、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海燕、三六六集团董事长周扬海、江苏蓝之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周春磊、《现代苏州》杂志总编张利刚、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赵琴及新书作者朱桂根本人进行了“巅峰对话”。他们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的出版为广大家庭送来了“及时雨”,为家长再添“新帮手”,相信该书的出版,能够帮助更多家长和孩子共同“减负”,共同成长。

 

我们为什么需要“唤醒”

 

《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顾名思义,作者想要“唤醒”一些“沉睡”的人。那么,到底是要唤醒谁,到底是谁在沉睡呢?

朱桂根说,他想要“唤醒”的,其实有四类人。

第一个要唤醒的,就是孩子的父母。许多家长非常不解的是,为什么所有的家庭教育道理我都懂,可还是教育不好孩子?朱桂根一语道破:那些道理你自己都没有做到或做好,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或做好?你没有能够和孩子同频,你又怎么知道“道理”应该呈现何种面目才能走进孩子内心?《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这本书要教给父母的,恰是家长如何才能学会和孩子同频。

第二个要唤醒的,是孩子。朱桂根通过很多案例告诉家长和孩子,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而家长绝不能一言以蔽之:你就是不努力。这种惯性的思维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酷刑:他也许在家长做出负面表达之前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但确因客观的原因致结果未如人意,也许只要再给他一些机会,或失败之后适时的鼓励,他就能一举突破自我。可是家长此时却恰恰相反,往孩子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致使孩子破灭了希望,还放弃了努力的愿望。孩子本是一张白纸,如果最后画出的是一幅完美的画,那决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个要唤醒的,是孩子的老师。老师正如父母一般:好的老师如父如母,好的父母就是好的老师。而实际上,很多老师只会“教”而不会“育”,他们执着于孩子的成绩和表现,而忽略了对孩子成长方面的帮助,结果只能让孩子感觉无助。

第四个要唤醒的,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是当下许多家庭的现实情况:孩子不得不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他们对孩子的爱是过度的,对孩子的影响因素是过弱的,比如对孩子的约束力、示范力、沟通力等。因此,中国家庭中,绝大多数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如下一些缺点,无自我管理能力、难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无规矩心、欲望过度等等。如何唤醒老人更有温度、有方法、有距离、有智慧地爱孩子?这是个大课题。

 

我们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正和《奔跑吧,孩子》有着承启的关系,有着一致的思想内核。

《奔跑吧,孩子》感情丰富,细节细腻,情节温柔,氛围温暖,一半是朱桂根家庭教育智慧的结晶,一半也是他自己勇猛精进、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的汇聚。孩子在努力奔跑,父母是记录者和见证者,也是一路陪跑者。

每个孩子,都驰骋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孩子的人生道路,只能是自己的,而不是父母或者其他任何人的。人生未必是一场比赛,但是每个孩子的成长背后,都有自己的专属“教练班子”,父母,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教练。

孩子走上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取得怎样的人生成就、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行走于世间,和他们背后的“教练”正相关。孩子也许有惊人天赋,却被父母的漠然无视扼杀于摇篮;孩子也许心智情商很高,却被父母一朝不慎的一击堕向深渊。有太多太多案例和悲剧值得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更常见的是,你的孩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什么样的精神意志?什么样的道德品质?这些不像学习成绩那样可以量化、指标化的因素,决定着孩子未来人生的广度、丰度甚至长度,却难以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一点点的“小毛病”,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自动修正的,不用多管,当下最重要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殊不知,真正的起跑线,并不是孩子的成绩单,反而正是这些非显性的行为习惯、精神意志和道德品质。成绩再好的孩子,最后成就其人生的,都不会是成绩单上的那一组数字。

更殊不知,“不要输在起跑线”,根本是一个伪命题。人生真正的“赢”,是赢在终点线上。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从“起跑线”到“终点线”之间的全程,都有“意义”。

这么样看,《奔跑吧,孩子》和《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一个是拿自己的孩子“说事”,一个是拿别人的孩子“说事”,但却是殊途同归,有异曲同工之妙。爱和陪伴——刚刚好的爱,和有效的陪伴——就是贯穿始终的内核。

这个问题有时代性。在过去的年代,绝大多数父母只需要孩子在家种地、无需进京赶考、出人头地;而在当代,绝大多数孩子都被父母寄予厚望,需要“进京赶考”挤高考的“独木桥”,需要出人头地取得某方面的成就。父母的期望值高了,给予孩子的爱的指标自然要水涨船高,不可再置之田野任其野蛮生长了。然而,这正是因为时代的进步,生活的丰富,所有的一切都在和“爱”争夺时间——人际关系、手机社交、游戏娱乐、兴趣爱好,它们夺走的,不仅仅是 24 小时中的一部分,还有精力和注意力的一部分。所以,“没空搭理”孩子的父母们,其重点不是“没空”二字,而是“搭理”二字。

世间公理,过犹不及。过度的爱,容易滋生种种成长“富贵病”。哪些富贵病?“娇骄二气”、惰性、依赖、任性、自私……过度的爱,更容易蒙蔽父母的眼,对孩子的问题毫无察觉,或视而不见,或毫无所谓,或相信“时间治愈一切”,或甘愿为孩子“兜着”。个人以为,爱的泛滥,比爱的缺乏严重许多。因为缺乏爱的孩子,或许可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努力来填补,而泛滥的爱,则直接扼杀了孩子努力的能力和动机——是为“爱杀”。

刚刚好的爱,则不多一分以致泛滥,不少一分以致缺乏,一切都刚刚好:孩子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孩子应该自己努力的时候,隐于其后;饱满而克制,深沉而内敛。《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就是教给父母们,我们应该如何去爱孩子。

再来说陪伴,这个词和“爱”是相互伴生的,难以割舍甚至难以区别的。 你很难说,陪伴里有没有爱的存在,或者爱里有没有陪伴的存在。陪伴分有效的陪伴和无效的陪伴。无效的陪伴,是缺少交互的陪伴,仅仅是时间上的概念,却对孩子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而只顾自己玩手机或其他,这样自己很累,却毫无成效,或效果极差,自己却生成了“我这么努力,你这么没用”的抱怨。

真正的陪伴是什么样的?《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告诉你如何去有效地陪伴孩子,通过陪伴让孩子获得全面成长。什么是全面的成长?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知识的丰富,更有心智的成熟,“三观”的进步,时间习惯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等。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您对孩子已然掌握好了爱的尺度、做到了有效的陪伴,那么,桂根先生这本书,《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可以不用买,不用看了。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您想要学习如何有效陪伴、如何掌握爱的尺度,那么《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就要好好地读,通篇没有半句说教,也没有枯燥、漂浮的理论,而全是一个个温情而智慧的小故事,看过了,也自然就学到了。

 

当好父母必须懂得三组“密码”

 

除了爱和陪伴,朱桂根在书中还给出了当好父母的另外三组密码。

第一个密码,父母要以身作则。这是决定孩子健康成长、茁壮成材的关键因素。孩子每一点的成长,都包含了太多的细节,这里面当然包括父母的一言一行——当你说话的时候,你要考虑每一个字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当你做事的时候,你要考虑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孩子模仿和学习。

第二个密码,父母要学会示弱。很多父母都是站在高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孩子对话,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下达指令。这完全要不得。正如前文所说,要和孩子同频。如何同频?就在《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里。

第三个密码,父母要和孩子好好说话。你说话的方式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传导给孩子,你的尊重,会提高孩子的修养;你的条理,会锻炼孩子的逻辑;你的严谨,会激发孩子的求知;你的幽默,会养成孩子的乐观。“好好说话”,不是每一句话都要告诉孩子什么道理,而是这些话里,你说话的方式和态度里,本身就包含了道理。“好好说话”,或许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和最重要的情商,因为这里面的“学问”太多。好好说话恰恰也是父母们最“懂”的道理。但是“懂”,却未必会。朱桂根就是一个擅长“好好说话”的人。《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里面的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他“好好说话”的故事——和孩子们说,也和孩子的父母、老师、爷爷奶奶们说。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