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过年的

发布:2019-02-19 19:42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每到临近过年,在东半球称为华夏的广袤大地上,进行着一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活动,近30亿人次的长途奔袭,只为阖家团圆,这里蕴含着这个古老民族独有文化力量,是传承千年的共同祖训。
年是什么?年是对幸福的虔诚叩拜,祈福天地,祈求丰年,祈盼安康;是对生活的庄严承诺,除旧布新,承上启下,激励自我,也是对美德的竭力弘扬,尊老爱幼,平等互助,济困扶贫。
年就是年俗,约定俗成,历史悠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
年是一种仪式感。年的仪式感自古以来就受人们最高的重视,通宵跨年的习惯,也是自古至今的传承,大约古人是想清醒着感受新旧年的交替吧。于是产生了通宵跨年的习俗。然而古代没有电,没有春晚,这样大晚上的整宿得不睡觉,人们都会做些什么呢?他们如何守岁,如何度过这漫漫长夜的呢?
 
梦回大唐
如果有“时光隧道”、“月光宝盒”之类的神幻之物,让我们能够穿越时间,回到过去的场景,也许当我们回到千百年前的那些过年的场景中,除了没有电视看春晚,没有手机刷红包,应该能够毫无“违和感”地和古人通宵守夜,共度新春,你会发现,那些风俗习惯、宗法礼制、娱乐方式,几乎别无二致。
陈凯歌电影《妖猫传》里,扶桑国阿倍仲麻吕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留学,还考中了进士。阿倍生于飞鸟时代,也正是在这个时代,日本人耳濡目染着盛唐之风,引进了当时的中国农历,先后有元嘉历、麟德历、大衍历、五纪历、宣明历等等,历法基本都是唐朝历法,可见当时的日本版本迭代更新之快,过起了正月春节。
古代日本流传下几句诗很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当时的盛况。正朝观万国,元日临兆民。齐政敷玄造,抚机御紫哀。年华已非故,淑气亦惟新。鲜云秀五彩,丽景耀三春。注意,这不是唐诗,而是日本平安朝时期某位大臣的元日应召之作。在这个场景里,真正是隆重到了眼熟的地步,完全和当时唐人过年如出一辙。日本人同样讲究“百节岁为首”,整个正月,都被满满当当地塞进了许多节庆活动。细数起来,几乎每一项都跟中国有着脱不开的渊源。
比如正月初一的“四方拜”,这是旧时日本天皇的新春祈福仪式,它由拜属星、拜天地四方、拜山陵祖先三部分组成,为的是除灾厄,祈祥福,甚至在祈拜的时候,天皇还会口念“急急如律令”的咒语呢。
而在我国,《礼记》记载说:“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你看,后两拜的出处,清晰可见。而至于“拜属星”,则是源于我国古代道教的北斗七星信仰。
及至进入现代社会,“四方拜”从惠及民间的节日,演变成了日本皇宫的私礼。但作为中式春节核心的“祈福、驱邪、开运”,却一直没有更改。
回到中国,唐朝宫廷过年,先不忙着吃喝,而是大家一起看太常寺卿安排的舞蹈,但不能听郑声淫乐,而是大张旗鼓的傩舞,用以驱除邪魔瘟疫。皇帝天子居安思危,尤其敬神。等驱完鬼神,天子兴致所起,就开摆宴席了——这才是年夜饭开始。
我们来看这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人王安石所作,我们上中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可谓家喻户晓。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集中展示了春节驱邪三宝:爆竹、屠苏酒、桃符。爆竹我们大家都知道,那么后面的两样呢?
唐宋之朝,宫廷与民间都饮屠苏酒。屠苏酒被认为是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邪除祟的好东西,世传是华佗所创,孙思邈热情推荐,最后宫廷里也觉得喝喝不妨,就试了。妙在它的仪式感,颇为别致:少年者先饮,因为过了一年,年轻者“得岁”;年老者后饮,因为又老一年,老人家“失岁”。苏轼也很看得开,喜欢最后一个饮屠苏,“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都饮屠苏酒,可见屠苏酒到宋朝,已经是大众过年饮品了。
唐代到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以诗词文化著称的一段时间,吟诗作词少不了酒的陪伴,诗词内容中更频频出现酒的形象。唐人顾况诗云: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宋人关于屠苏的诗更多,陆游云: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文天祥云: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苏辙云: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郑望之云: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毛滂诗云:一年滴尽莲花露,碧井屠苏沉冻酒。
屠苏这酒,我们老祖宗一直喝到了清朝,在这之后百姓就不知道“屠苏”为何物了。但在日本,至今仍然保留着春节喝屠苏酒的风俗。
桃符,是门神和对联的前身,可以防止鬼怪进家,也有把桃木人偶放在家里,“效果”是一样的。至于为什么桃木能够驱邪,据说和夸父有关系,这位上古半人半神在在追太阳时,手里握着的拐杖是桃木的。夸父累死后,拐杖掉到地上,化为桃林,因此后来,桃木就被称为仙木。
其实中国最早的“新年”,也并非都是在阴历一月。《史记》中说: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意思就是说,但凡改朝换代,就要重新定“正月”。所以商朝的正月,其实是夏历十二月,而周朝则是夏历十一月,秦朝是夏历十月。
到了汉朝,才将正月定成了固定的日子,此后的帝王们就只改年号,不再改正朔。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区别阳历年和阴历年,把原本正月初一使用的“元旦”一词,挪给了阳历1月1日。所以我们现在法定的“元旦”,也只有短短 69 年历史。
 
古人过年“姿势”
古代没有春晚,他们除夕夜一整晚不睡觉都在做什么呢?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这是清代孔尚任所作《甲午元旦》。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孙,写这首诗时已六十六岁,在家乡曲阜简居。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一颗赤诚的童心,把过年的欢快气氛描写得淋漓尽致。
在孔尚任诗中,展现了好几种古人过年的“姿势”。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古人过年的“姿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和现代一样,古代的女子在节日里也会化好看的妆容。爱美之心,自古有之。
唐朝的女子在春节期间就会化上精致的“桃花妆”。“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正月初七即为人日。《太平御览》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仰卧在含章殿下,一阵微风吹过后,一朵梅花就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公主的额上,而且怎么都摘不下来,三天之后才清洗掉。公主的额头就此留下了梅花的形状。宫中的女子都觉甚好看,争相效仿。在额头上粘花瓣的妆容渐渐地也从宫内流行到了宫外,但梅花不是日日都有。所以聪明而爱美的古人便把金箔剪成花瓣的样子贴在额头上,甚是娇俏。民间普通的女子、官宦人家的小姐、还有歌伎和舞女们都纷纷如此。“梅花妆”就此流传开来。
在除夕当天,跳傩舞、贴春联、封井、放炮竹、吃年夜饭,守岁。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年夜饭要慢慢吃,反正长夜漫漫,从掌灯时分入席,慢慢吃,有些人家可能会一直吃到深夜。
吃完年夜饭做什么呢?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唠嗑吹牛拉家常,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古人唠嗑的内容也有人考证,不过几乎不见正史记载,据有限可考典籍,勉强可分为两类:比较正式的叫“讲古”,由长辈给晚辈讲些老故事、老规矩,以及各类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正所谓“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据说除夕之夜,青年孔子与儿子孔鲤、女儿、妻子亓官氏阖家燃灯守岁,孔子为儿子、女儿讲历史故事,那场面甚是温馨。
而另一类,那就是家长里短,谈古论今了。有时会讲起志怪鬼神故事,主人公往往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的,听起来真实的吓人,这样子凑一凑就是一本聊斋。
“知识分子”们文艺范的守岁,那必须要饮酒吟诗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暖意融融之下,推杯换盏,守着天色渐明,三两杯杜康下肚,便诗兴大发。有人看梅花一时看得呆了,便吟诗一首: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唐伯虎《除夕口占》
顺便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排名顺序,就是从唐伯虎这儿来的。和唐寅起名的另一才子,却仍在苦苦读书: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夫是文词。
——文徵明《除夕》
可别以为“文艺青年”们写诗只会自娱自乐。诗还有一重要功能,那就是拜年。那么古人的春节没有电话也没有微信,怎么拜年呢?没有微信,但是有“飞信”呀!“飞信”其实是叫“飞帖”,相当于是古代的贺年卡。文征明曾有诗《拜年》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由于春节时间很短,拜年的时间比较集中。所以一到主人不在家,登门拜访的客人便留下飞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官员由于交游广阔,无法向所有的亲朋好友一一登门拜年。便让仆人拿着红帖去挨家挨户拜年。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人的时间,也联络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为了接收“飞帖”,一些人家便在门前的墙壁上糊一个写着“接福”的红纸袋。来的人只需将“飞帖”投入红袋中即可。但中国一直有礼尚往来的传统。一些大户人家会对收到的飞帖登记在册,将送“飞帖”之人的官职、辈分、家庭地址等都写清楚,以便还礼。
以上都是普通老百姓过年,而宫廷里头又是另一番光景了。清朝规矩尤大。过年吃晚膳,或宁寿宫,或体和殿,布三个桌子。老佛爷居中一桌坐了,皇帝在东桌,皇后西桌。皇帝执壶斟酒,皇后把盏,给太后祝福,老佛爷一杯酒饮三次,算是珍贵身体。
真吃起来,都是燕窝摆的寿比南山、吉祥如意,好看罢了,味道却是未必。实际上大多数吉祥菜,都在鸡鸭身上找,比如燕窝“寿”字红白鸭丝、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八仙鸭子、燕窝“意”字十锦鸡丝。
太后惯例每盘三筷子,就撤了。吃到最后,按满族规矩,必须吃一份煮饽饽——也就是煮饺子。可就连煮饽饽都有花样:饽饽里放元宝,谁吃到了谁来年多福多寿。不用问,最后都是老佛爷吃到,大家图个开心罢了。
宋人袁文在《瓮牖闲评》一书中说:“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即便在没有手机电脑电视的古代,也是一家人围炉围坐,大人谈笑,小儿嬉戏,通宵不眠,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地就把年过了。过年的“初心”,可不是和我们今人如出一辙?
 
 
回到大宋过个年
宋朝人过年,比唐朝就接地气些。宋时御宴,仪式比吃饭重要,年夜饭亦然。正菜前惯例吃果子,第一道菜配什么曲子,第二道菜配什么乐舞,都得登对着来。到第三盏后,才有下酒肉、角子等物——也就是如今的饺子。
宋时辽国的过年:过年时,辽国主以糯米饭、白羊髓捏成团,如拳大,每帐里发四十九个,用来“惊鬼”,惊完了鬼后,大家就可以吃了。休看是个糯米团,考虑到辽国牛羊肉奶多而蔬菜米面少,过年每帐来四十九个糯米团,这也算是很奢侈的事情。除此而外,辽国过年还喜吃貔狸——也就是地松鼠,其形如大老鼠,极肥,辽国主吃的貔狸是使羊奶养的。此物妙在能使肉烂,比如一个鼎里煮着肉呢,扔一脔貔狸肉进去,全鼎肉立刻酥烂。
且以北宋都城开封(东京)为例,我们来看看古人整个新旧年交替的整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腊月初八,东京城的朱雀门外街、州桥老街、潘楼街、马行街、相国寺等等各大街市已经遍布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汤之类的摊贩店铺,人声鼎沸,非常热闹,“年味”已经很浓了。
这一天,各大寺院都要做“浴佛会”,并且做“七宝五味粥”送给门徒,这便是“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佛粥,最早是纪念佛陀入道成佛的。
腊月二十一,在内城里,这一天大宋皇帝要在景龙门外的宝箓宫观看元夕节各种活动的“彩排”,一时间灯火繁盛,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腊月二十四,当时人称作“交年”,请僧看经,备酒果送神,烧纸钱祈禳,辞旧迎新。在灶门处贴“灶马”像,貌似现在某些地方的“祭灶”习俗,要用酒槽涂抹灶门,叫“醉司命”;夜里要在床底下点灯,叫“照虚耗”。
而在豪富之家,则逢雪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与亲朋好友聚会。
及至年关将近,街巷一般人家也会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会相互赠送一些果实之类的,说些吉庆的话儿,互相道贺。那些卖门神的,钟馗、神荼、秦叔宝、尉迟恭等等,卖桃符桃板的,卖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的,卖干茄瓠的,卖马芽菜的,卖胶牙之类的吃的,到处都是。
到了真正的除夕,这一天,对普通人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守岁,而在大内皇宫,当然要热闹的多,还有最重要的“禁中呈大傩仪”也上演了,诸位皇城亲事官、诸班直的,带个面具,绣画色衣,扛个金枪龙旗,耀武扬威;教坊使大人全副武装,扮个将军,魁梧威风;那些丑恶肥黑的,就装个判官吓唬人;还有钟馗小妹、土地灶神,浩浩荡荡千余人,簇拥着出南熏门外转龙湾去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亦是除元宵外最热闹的一天,连赌博(关扑)都开放了,三天之内任意而为,凡是搭彩棚的地方,都是人最多的地方。到了晚上,甚至贵家妇女结伴而出,观看赌博,纵情都市,入市点饮宴,惯习成风。这一天,一大早街面上就车马交驰,士庶之家,穿新衣,服新裳,把酒相酬,互贺新春。
这一天,朝廷当然也有大朝会。皇帝驾临大庆殿,法驾仪仗林立,百官冠冕朝服,甚至诸路士子举人都穿白袍青缘的士服,戴二梁冠,立于殿下班中。诸路州军贡献方物自不必说,大辽、回纥、夏国、高丽的使者也会来朝贺,甚至还有三佛齐国、真腊国、大理国、大食国的使者前来朝贡。
正月十四,皇帝要到五岳观迎祥池,依例赐宴群臣。王侯将相,公子王孙,宰执亲王,翰林馆阁侍臣,觥筹交错。而皇帝必须要坐着御辇绕着灯山走一圈,倒退的看灯山,叫“勃鸽旋”。
正月十五,那就热闹了!观灯、看火、看杂耍、看百戏、看杂剧、看鼓琴、看筑球、看魔术……一直要玩到正月十七。期间的热闹,白话已经难以尽述了,好在辛稼轩用他的绝妙好词《青玉案》把那些绝妙场景定格成了永恒: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