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团队: 打造写作恒动力
					发布:2019-05-15 20:59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2019 年 5 月 4 日,中国青年节。 一个特别的沙龙吸引了苏州南京师范
	大学附属石湖实验小学上千名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参加。 参加沙龙的主宾
	很特别,正是朱永新教授带领的新教育团队成员,他们是来自于小学教育
	一线的校长和老师,包括张菊荣,管建刚,钮云华,侍作兵,徐栋,皆堪称国
	内小学教育界的明星。 这场名为“朱永新教授携新教育团队主题沙龙”的对
	话,为该校师生和父母 700 余人做了一场关于阅读与写作,关于新教育实
	验与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分享盛宴。
	朱永新教授是本刊的特邀专栏作者,通过朱老师的专栏,我们的读者
	其实已经非常深入全面地了解了朱永新教授在推动新教育方面和全民阅
	读方面所作的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卓越工作了。 本期特刊《我们写作吧》策划
	的缘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着朱老师的影响。
	本次沙龙朱永新教授和五位主宾谈论的话题许多,都具有值得深入挖
	掘的必要,但是这篇文章,还是必须把关注的焦点给予管建刚老师,因为管
	建刚谈论的话题,具有额外的意义。 本刊的读者群,主要由两个群体构成,
	“家有儿女”的爸爸妈妈们,和“家有孙子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写作、
	作文的家庭教育和氛围养成,对他们具有重大意义。
	在沙龙上,朱永新教授和管建刚老师欣欣然披露,新教育团队正在开
	发儿童写作的系统化课程,可解决 80%的儿童写作困难。
	我们觉得,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事情。 下文基于沙龙上管建刚的发言
	而写作。
	写作恒动力
	管建刚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开发,目前主导
	编写一部用以指导儿童写作的教程。 当然,这是一个团队运作的项目。 管建
	刚正是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团队正式名称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写作
	研究中心,管建刚是该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儿童写作
	和学生作文教学专家,是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管建刚想要做到的一件事情是, 解决小学生作文写作 80%的问题。 管
	建刚说,现在,这 80%问题的核心症结已经找到了。 写作能力,可以看成由
	四个要素组成,写作技巧、写作人格、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 这四个要素之
	中,可以排第一的是写作的兴趣,解决写作兴趣的问题,也就相当于解决了
	百分之四五十的问题。 假设这个孩子有持久的写作兴趣,就像在朱永新教
	授那里购买一份“成功保险”一样,持续长达 10 年之久,那么,就可以解决
	80%的问题。
	“于是,你就会发现,作文教学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学生有写作兴
	趣,然后,让孩子有写作意志,第三,让孩子有写作人格,最后,才是让孩子
	掌握所谓的写作技巧。 ”管建刚说。 这不仅仅是管建刚个人的观点,它也是
	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的观点。
	管建刚同时也认为,不仅仅如上所述,在很多时候一件本来不喜欢的
	事情,做着做着,可能就喜欢了;或者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是喜欢的,但是
	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成就感或者成果的产生,反而变得兴味索然,不喜
	欢了。 兴趣与意志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或许本身就是模糊的。 于是管建刚
	索性把这两个东西合二为一,称之为写作动力。 也就是说,如果老师能够让
	学生产生持久的写作动力,那么作文教学的 80%问题,都能够解决。
	最重要的第一条
	这么说的依据何在,是否空口说话?管建刚搬出了“课程标准”。 2011 版
	的小学生作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段的作文写作有七条建议。 第二条是留
	心观察,第三条是内容真是具体,第四条是学习各种应用文,第五条是学会
	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 第六条是修改习作, 第七条是一年写作不少于 16
	次,写作有一定的速度。
	这六条,非常“有名”,不仅仅是老师知道,甚至很多家长和学生都知
	道。 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学生、甚至很多老师都不知道,第一条的具体内容
	是什么,即便知道的老师,也多会把第一条当成是虚无缥缈的理论,认为它
	非常的“务虚”。 但管建刚认为,按照一般规律,“第一”一定是最重要的,那
	么这作文标准的第一条,也一定是最重要的,其作用和地位甚至有可能超
	过后面所有条的总和。
	在开发可能的时候, 管建刚和团队也反复地讨论这第一条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抓住它,就能解决 80%的作文问题。
	那么这作文的“第一条”究竟是什么内容? “让学生懂得写作是自我表
	达和与人交流。 ”
	“就是这句话,如果我们抓住它,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到,那么 80%孩子的
	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团队:
	打造写作恒动力
	文/且久者 冯丹霞 摄/朱桂根 何月华13/江南都市/
	特刊 社区版
	作文问题,都不成问题。 如果每个家长都能够做到位,你的孩子从此一定
	能写好作文,而且一定对写作文非常感兴趣。 ”管建刚豪迈地说。
	管建刚很遗憾地表示,全国绝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写作文是自我表
	达,也不知道写作文是与人交流。 “因此,我发现全中国那么多的孩子之所
	以不会写作文,因为他这几年来,根本就没有写过作文,他只是写过一种
	名叫作文的作业。 ”
	自我表达
	那么什么是自我表达呢? 管建刚说,所谓的自我表达,放在小学阶段
	非常简单,就是三个字,说真话。 “小孩子一说真话就会写作文。 ”管建刚
	说。
	前一段时间,武汉出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武汉市的某语文教研员
	出了一张试卷,让分管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去考。 调研结束之后,很多分管
	学校的校领导打电话过来,说这出的试卷出的真是“奇葩”,我们发现,这
	次试卷上的作文题目,很多会写作文的孩子,都没有得高分,反而是很多
	调皮、学习糟糕以及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都得了高分。
	教研员和管建刚交流的时候,表示,当一个电话来的时候,他不着急,
	但是当接二连三的分管校长打来电话反馈同样意见的时候,他就着急了,
	觉得实验“失败”了。 管建刚问:“你的作文题目叫什么? ”
	教研员回答:“我的作文题目叫:我不想……”省略号代表学生自主确
	定的内容。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
	管建刚说:“这就对了。 这个题目,优秀学生写不好,‘差生’反而能写
	好。 原因在哪里? 优等生已经被‘套路化’了,他认为写作文就得写冠冕堂
	皇的话,让阅卷老师开心的话。 因此当他看这个作文题的时候,他明明不
	想写作业或者做某件事情, 但他偏偏不能写, 因此他在非常纠结的情况
	下,他的水平只能发挥一半。 但是‘后进生’却不是这样,他就是不想写作
	业,就是不想考试,今天终于有机会可以开口说真话了,而且写完这篇作
	文之后,只有一个感觉:爽。 最关键是第三个原因,给分的老师。 老师在批
	改作文的时候,其实不是从学生是否说真话开始的,他的评分标准里没有
	这一条。 通常情况下,老师评学生的作文,首先看思想是否健康,因此写作
	文的时候,在思想这一关,大多数的‘后进生’就被‘掐死’了。 但是这一次
	的题目‘我不想……’就暗示了所有的批卷老师,就是让学生说真话,不管
	说怎样出格的话,都是可以的。 因此老师一看到‘说真话’的作文,就必然
	给出高分。 ”
	“你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其实小孩子都是会写作文的。 只不过是
	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孩子,他们的自我表达一直不被承认。 ”在当下的教
	育氛围和语境中,学生被要求的从来不是“说真话”,而是被要求“说妥当
	话”。 妥当话无真假之辨,但无须讳言,妥当话是对成人的要求,而不是对
	孩子的要求,因为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完全不同。
	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关键词是“儿童”二字,因此要额外强调这一
	针对性,课程主创者对“儿童”二字的理解,就会直接导致这套课程最终将
	是什么样的呈现,没有对儿童的深刻理解,就没有儿童的写作教学。 因此
	今天的小孩子之所以不会写作文, 原因只有一个, 他不是在写儿童的作
	文,他只是在通过儿童的嘴巴说出成人想要的东西。
	所谓的“说真话”,套用晚晴诗人黄遵宪的名句,便能够表达得更为明
	白具体,就是“我手写我口”。 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解决 80%儿童写作难
	题的钥匙,便在这里,那便是,尽力创造可供孩子自由表达的氛围、语境和
	要求,让孩子敢想、敢写,继而便有所想、有所写。
	到了有所想、有所写的阶段,那便是“与人交流”的开始了,也是孩子
	持久写作动力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