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黄深处的茅田

发布:2023-11-29 10:10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黄明珠
 
茅田,是故乡的情素,是家乡的品格。
草木知春,山水知音,茅田,虽石瘦水薄但却安宁,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走近茅田都是天蓝蓝,水清清。登上茅田之巅,虽不是“一览众山小”的气慨,却也是万般烦恼皆可抛。
当我们踏进茅田的沟沟坎坎,本真而不固步自封的民情,恬淡清澈,让每一个靠近她的人,心之坦然,情之真切。小小的村庄隐在蜿蜒的林丛,散在或沟或坎狭长的山间,车穿行一路,被天空和大地挟裹着高可摩云低可点水。莫问世间走了多少年,茅田巨变让远方的人有了惦记。惦记她简单而深邃的情愫,惦记她本真而不隐晦的品格,更惦记她在贫瘠土地上的坚守。
时光穿越古老的地平线,行走在茅田的岩崖边,摩挲出的皱纹深浅皆是值得敬畏。虽守着瘦土薄田,世代茅田人却也安贫乐道,在贫瘠的日子里活出了坚韧,也活出了彻悟人生的经典传奇。抱朴怀素的秉性,茅田人把清贫的生活过成了山外人的向往,健康长寿老人比比皆是,足足引起外界诸多关注。
一根扁担一双草鞋泥巴裹满裤腿,先祖和父辈们靠着自给自足的勇气,硬是把一日三餐从泥里抠进了碗里,把一弯凄凉的月亮捧在掌心,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走进这数字科技的世纪。翻过一道梁,爬上一道坎,一半是太阳一半是月亮,田还是那田山还是那山,远古的太阳还在,寂寥的星光依旧深邃,而茅田的秋,再也不是扁担咿呀汗水湿衣的喘息。登高望远,稻谷熟黄绵延在沟沟坎坎,四野林丛岩崖峭立,茅田的秋啊,真叫个了得。
听,收割机的欢畅,热闹着沟沟坎坎,黄澄澄粒粒饱满的稻谷,装成一袋一袋的正被搬上独轮车拉回家,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村庄的上空。看,村头的晒谷场上,扬起的金黄涂抹出幸福的色彩,屁颠屁颠的狗们,跟着主人闯入了丰收的镜头蹭起这秋收的热度。租赁田地的稻农,把现代化的农耕文化带进了茅田,还把茅田大米做出了生态品牌。
柿子红了墙院,鸡鸭肥了草色,流水瘦了石崖,最是稻粱熟了茅田的秋。群山四面相携,层层梯田无计横斜高低,或明或暗延伸于或日或月的层层叠影里。春天播下的种子,耕耘的犁铧翻过的土地上,秋色正泛着喜人的熟黄。稻谷低着沉甸甸的头颅,向劳动者致以收割的问候。茅田人的镰刀下,秋收的号子“沙沙”如哨划破深山里的静谧,引来者络绎不绝于尘。今日茅田秋色已非昨日,温饱茅田人的熟黄,何以是沉甸甸的丰收,更是润泽健康生活的宝藏。茅田这片土地上所长出的食粮,茅田人所具备的精神,茅田地理生态所赋予的品质,是推崇健康生活必修的主元素。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月星辰阴晴圆缺,山与山寂廖无声,坎与坎汗水打湿衣背。曾经的,贫瘠与艰难禁锢了茅田人的想象,一根扁担挑着日月星辰,一块耕耘地球的犁铧,陪着祖祖辈辈生生死死,有的人老死也没有走出五棵松枝桠荫蔽的天地。也曾经的,一支火把照亮翻山越岭的人,读书的茅田儿女们手持火把,上学迎着黎明散学背负夕阳,熬得十年寒窗苦,启开人生的大门走向山外。时光荏苒,开枝散叶在天南地北的游子,重温故乡的情愫,茅田已然根植心里而无法舍去。
茅田哦,钉在游子衣襟上的一粒纽扣,掩着肉身暖着心房。茅田人,走出石高耸云的崎岖便是永远,走不出的,咿咿呀呀的苦呀,也熬到了云开雾散奔向宽阔世界的通途。一扇门打开了,远方不再远,艰难不再难,古老的五棵松下,穿梭的车流过往的行人,络绎不绝。一条新开辟的路,打破禁锢冲散荒诞,茅田的日月云天,由此成了世外的向往。
茅田,屹立摩崖之上守于云端,民俗风情的古朴,日月星辰的寂寞,瘦土薄田的凄凉,注定了其豁达惊世、清澈守真的非凡。山里人走过的路不容易,活着的不容易,在茅田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淳朴善真没有抱怨的。曾经的,疲惫的脚步、逡巡的身影、沧桑的皱纹,一声笑便越过几道梁,沟沟坎坎里,一双脚一双肩一根扁担,一担水一担粮一家人的日子,就像崖畔的岩石,在风雨中坚韧地挺立。
当我们带着城市的喧嚣,带着市井的狡黠踏上茅田这片净土,我们不得不放下浮躁,以一颗虔诚的心沉静自己。当岩崖千仞托举着我们,当驹光过隙浮云擦肩行走,所有的风景不再是风景而是人生的真谛。曾经在观音打坐的岩崖上,遇到一位满脸皱纹穿着俭朴的老妪,神情安然淡定。我问她多大啦!担心地嘱咐她要当心脚下。她说她快八十啦!每天都要爬山到这里,没事,她倒是嘱咐我们要当心脚下。
经年里,几上茅田几度茅田的变化,在悄悄焕发出新生的魅力。原始的登山之路,掖着藏着,开山修路自然成了茅田人的选择。一条扁担一双肩膀,民工们汗水涔涔,弯弯曲曲的山径台阶,终是从山脚修到山顶,昔日“险象环生、峰回路转”的茅田诗意,此后,或便成了断章留与后生者续写。  
今年初秋再上茅田,从山的另一边下山时,遇见挖机和渣土车正干得热火朝天,原来从茅田村到山顶的宽敞公路正在兴建。日后,能开车走捷径登山,会圆了许多人想上茅田山而无法登临的梦。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先人哲思穿越时光,跨过一道坎,翻过一道梁,来论证茅田容纳与进取的意义。从没有路到有路,从一条路到几条路,从小路到大路,从五棵松脚下到茅田山巅,走近茅田的人,会越来越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