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面“仁”风 缓缓吹

发布:2023-09-30 09:57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许青山

仁和之地,见仁见礼。这是我在2016年看过央视四套首播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走进仁里村”之后的感触。随着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央视四套的播出,曾经徽商云集的水陆码头、“里仁为美”的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千年仁里村一下子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线。欣喜之余,我将纪录片视频,转到大学同学群,让同学欣赏。没料春节期间,工作在合肥对徽州文化感兴趣的一位同学,驱车前来,邀我同往,亲身体验“仁爱”。
几分钟时间,小车便从县城驶停到村南的宽敞车场。匆忙购票,然后从“秩城门”门楼走进,绕着弯曲的青石板村巷,便来到横街(徽商一条街)。这里全是一色的明代徽派古建筑,高高的马头墙翘首着瑞兽,白黑相间的墙体长满绿色青苔,向我们透露了岁月的久远。每户人家的大门上,张贴着红红的春联,内容养眼吉祥。大门两边的石柱上,贴着雕花的三角门包,包里插着柏枝、天竺叶以及几根除夕夜祈求天地赐福未燃尽的香柱。
这条街,枕山临水而设,呈东西走向,繁荣时期曾有10余家姓程的商号店铺。姓程的徽商坚守着程氏的家训:同干事勿避劳苦,同饮食勿贪甘美,同行走勿择好路,同睡眠勿占床席。让中取利,信内求财,处处透出程家的谦和、谦让。自乾隆时起,以程序东、程次廉为代表的一批徽商,从此走上仁里水陆码头,走出绩溪,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励精图治,开设当行、厂矿、丝厂,致富不忘回报桑梓,捐资公益,兴学助教。青年才俊胡适曾经得到商人程松堂500块大洋的资助,才得以踏上美国求学之路。对于恩人,胡适心怀赞誉和感激。当自己学成归来,见恩人不在,亲笔撰写一副挽联,颂赞恩人“泛爱与人,无私于己”“蔼然如春,温其如玉”,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
村民三三两两在门前的空地上,或坐或站,友善聊天。见我们东瞧西望走来,主动与我们搭讪:“是外地来旅游的吧?我们村有悠久历史啦,值得一看。这里是程姓的上祠堂,从这里拐过就是老街啦。以前这里的商店非常繁荣,至今原貌还完好保留着。”
谢过村民,来到老街。果不其然,这里店铺林立,市井繁华。店铺门口依然挂着“药”“邮”“盐”“菜”“烟”“货”“油”“衣”等繁体字号的旗幡。店铺前还矗立着木制的亭阁,供来店购物的村人遮阳挡雨。走过世肖坊,见一个宅院深深,中间用圆形拱门隔开的院落里,摆满了花草。我向站在店铺门前的中年人恳问:“老乡,可不可以进去看看?”老乡爽快答道:“可以呀,这是我家。”进去之后,他似乎很乐意我们的光临,连忙给我们泡来两杯热茶,并介绍自家开油坊。然后带我们走进油坊的工作间,里面摆着原始的榨油机械,地上堆积着箍饼,空气里弥漫着菜油的清香。我忽然想起纪录片里介绍的那个方便村人辛勤榨油、只收取一点加工费的张英武。于是问道:“你就是英武的父亲?”朴实的中年人点头道:“是的,原来是我榨油,年纪大了,就传让给儿子弄啦!”之后就让我们随意走动,观赏盘景,拍照。
拐过油坊,没想见到“诒毂堂”巷弄,喜极。这是要走访的第二个地方,主人程祥月和爱妻程红霞经营着一家农家乐。这家还传诵着一个津津乐道的故事。祥月的爷爷过继房屋的主人当儿子,后来爷爷去世,财产归祥月父亲继承,父亲去世,财产自然落到了祥月的手里。祥月夫妻年轻时在杭州、温州一带打工,父母年老身体不好,就在家一边干农活,一边做厨师老本行。有一个老板曾出资500万,要求祥月将房产出卖。但祥月夫妇认为房主把传代的东西,都传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他家了,传代的东西一定要继承下去,不能把祖宗的锅台变卖,不然,就失去了做人的本分。据说,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少年时期因贫穷,在房主家曾度过一段时光,后来在商界发迹,为了报恩,就把经营的“米行”让房主经营。我们敲门走进这个硕大的院落时,祥月在厨房做着传统的“水曲饼”,面对面交流,他依然跟我们重复着上面的一番话。
辞别出门。迎面遇见一个红衣男子,见我们来此走访,就自发引荐参观原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的故居,可惜屋人走亲戚去了,只好谢过像“红衣”一样的热情,再端详一眼精工雕琢着砖雕的门楼,不舍离开。经过一户庭院很深的门庭,见里面摆满了盆景,大过年的,想进去看又觉不好意思。主人看在眼里,热情相邀:“想看,进来无妨,不要客气。”进门,见排排整齐的木本盘景的枝头,挂着喜庆祥和的红色小灯笼,伴随着主人的友善,让我们身心愉悦与主人交谈。主人向我们介绍盘景的来处、剪枝、浇水、上肥。院落里除了木本盆景之外,还种着形形色色的兰花草,水池里养着红色的鲫鱼,茁壮成长的桂花树枝头,挂着一个精致的鸟笼,笼里养着画眉鸟,在婉转歌唱着主人生活的盈实。
不知不觉间,我们逛到了“百步钦街”。南朝的工部尚书耿源进,衣锦还乡,途径梁安仁里,因雅慕此地山环水抱,风光旖旎,举家迁徙。又因仰慕孔子的“仁”的学说,将此地命名为“仁里”,将“仁爱为本”作为村规祖训教导后人,并与后来迁入的程氏家族共同秉持这条训诫。至今,这条训诫,一直延续。村人睦邻友好,凡是邻居盖房乔迁,红白喜事,即使在外地干活,也得暂停,赶回家帮忙,一概义务。村里的耄耋老人,一到整数高龄,村里都要为他们祝寿,佩戴光荣花。
一阵暖风吹来,我们来到村东的登源河畔。宽阔深深的河面上,横躺着一架长长的近水木桥,把村人送到对岸干农活,游人也喜欢站在木桥上,以码头、山水景色作为背景拍照。木桥底下,是一池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河水,微风吹来,荡漾着圈圈涟漪。妇女和打扮入时的姑娘们,在河岸码头浣洗着衣服。声声捣衣曲,没入河水阔。远处山青绿,近处鹭时飞。呼吸着乡村的清新空气,亲身体验着村里的游历,感觉“仁”风如春,阵阵拂面,是别样的舒适,款款怡人。
记得李斯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似觉意犹未尽,于是稍作补充:“仁爱不厌年代,故能延续久远;仁爱践行细节,故能和谐相处。”
《记住乡愁》,让我记住了仁爱。
个人简介:许青山,任职于绩溪县教育体育局 。宣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教师报》《语言文字报》《安徽青年报》《教育文汇》《花卉》等报刊。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