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智: “世界之城” 蝶变未来

发布:2022-01-15 20:05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世界之城”的气质和底气

苏州从来不缺新闻和热点,也不缺骄傲和自信。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到“最强地级市”之谓,苏州一直处在舞台中央。有人说,苏州从一座历史悠久的人文之城,蜕变为现代工业之都,改革开放带来的国际企业、资本、人才、制度等改变了姑苏的气质。

这个观点貌似有一定道理,但陈昌智却不完全同意。且不说历史上苏州长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工商业发达、苏丝名冠天下,有“天下财货莫不聚于苏州”之说。单从事实上看,自古至今,就没有一座长久繁荣的城市是缺少工商业气息的,也没有一座令人神往的天堂之城是缺乏开放、大气、宜居等优势。而苏州,从来都具备世界之城的气质和底气。

2022年1月5日,新年第一会上,苏州又高调提了一个“小目标”,哦不,应该是大目标。这个目标是:形成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推动产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跃升、产业大市向创新强市迈进,全力打造全国“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终于,苏州还是不满足于仅被称为“中国制造业之都”,哪怕能坐稳“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的位置,也不是这座2000年名城的终点。至于“最强地级市”,陈昌智也觉得苏州人早已不引以为傲了。

实际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推出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中,苏州的“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在全球1006个城市样本中排名第25,而其经济规模也位列世界城市前50强。可见,苏州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确实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大会上的讲话语言精炼、指向明确、立意高远,但这背后的现实逻辑更丰富。在百年变局忽来和全球疫情肆虐的这两年,实体经济尤其是高质量制造业成为国家和地区重塑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各地争先发展制造业,中国工业城市第一方阵的上海、深圳、苏州更是你追我赶,互有胜负。从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看,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53.3亿元,同比增长20.5%,远超上海(13.3%)、深圳(7.8%)。

苏州官方预测,2021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将首次突破4万亿元;苏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产值也将达到3.8万亿元。不出意外的话,苏州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反超上海、深圳,成为我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也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规上工业总产值4万亿元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华北第一大工业城市北京的2倍、华南第二大工业城市广州的2倍、西北第一大工业城市西安的6倍以上。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苏州成为中国工业实力最强的地级市,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和489个工业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而且,基于完整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近年来苏州新兴产业活力迸发,传统产业开始高效转型升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先导产业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陈昌智认为,从历史演进历程来看,苏州发展模式绝对是成功的,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产能向东亚尤其是大陆转移,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移,支撑了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崛起。“地利”就是苏州靠近超级枢纽城市上海,全球的科技、产业、人才、资本汇聚到这里,而下一站一般都是近在咫尺的苏州,研发、总部在上海,制造在苏州的企业比比皆是。“人和”是苏州雄厚的工商业基础和悠久的重商传统,以及与国际接轨后致力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供从保姆式到专家式再到伙伴式的企业服务,“最舒心”营商品牌深入人心。

“三块短板”的追赶与补强

若将自己置于地级市的行列,苏州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可谓遥遥领先。但与全球一流制造业强市,哪怕跟上海、深圳比起来,苏州工业一路猛进的背后并非没有短板。陈昌智认为,至少有三块“短板”是亟需各界思考与求解的。

第一块“短板”是产业的根植性问题需要破解。外向型经济的崛起和腾飞,在苏州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20年,苏州全市59%的工业总产值、69%的进出口额来自1.7万家外资企业的直接贡献。也正是因为经济的开放性,苏州在疫情期间快速反弹,并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这无疑是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道路胜利,但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最大问题是供应链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或者劳动力、土地成本提高,甚至是国际政治因素等影响,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从陈昌智调研的一些外资企业来看,部分存在高端研发投入意愿不强、科技含量偏低的情况,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更加明显。可见,增长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因为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靠旧模式不可能遇到新产业。支撑城市增长的企业群体、产业结构必须因时因势而变。

第二块“短板”是企业的链主型优势需要增强。苏州创新型企业的总量巨大。截至2020年底,苏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772家,位居全国第5,总量与位居第4的广州相差不多。但从企业研发投入、专利数量上来看,苏州缺少如杭州的阿里、深圳的华为、无锡的远景能源等能对地方原始创新能力或行业创新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本土型科技领军企业。

在《2021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前50名中,苏州仅有博众精工(第27名)、亨通集团(第37名)等2家企业上榜,低于深圳的9家、北京的6家、杭州的4家,与广州、宁波、合肥、佛山持平。

从“专精特新”企业来看,作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一大利器,尽管苏州在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上均列全省第一,但在全国范围内,苏州仅位列第21名,排在宁波、温州、合肥、杭州等城市之后。

民营企业创新实力不足的隐忧,在于缺乏能成长为大象级别的蚂蚁军团。如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大疆、药明康德、远景能源、海康威视等从蚂蚁到大象的航母级科技领军企业,这些企业掌控了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源,是产业链安全的中流砥柱。如何营造适合这些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第三块“短板”是创新的策源性能力需要提升。一方面,苏州历史上是状元之乡,但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数量及能级均不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远不及南京、成都、武汉、西安、杭州、青岛等城市,国际顶流创新人才缺乏、人才交流氛围不足、原始创新平台缺乏,陈昌智称之为“创新泉眼”不足。

另一方面,虽然苏州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纳米新材料和小核酸等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但本地能为这些产业提供顶尖原创性科研能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整体上不及南京、武汉、西安、杭州、无锡;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也不如同为中国工业城市第一方阵的上海。

截至2021年6月,苏州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为上海的27%、深圳的10%,甚至少于工业产值更低的无锡和南京。所以,一些大企业退而求其次,在一线城市设高能级研发中心,或通过技术嫁接来升级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当然,苏州一直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深度合作,共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超过2000个,其中与中科院共建的科技载体机构占到全国布局总数的20%。

陈昌智认为,苏州通过拓展“科创朋友圈”,在重大创新上走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前列,但顶尖科教资源、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较少,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将会成为未来苏州迈向更高能级城市、更高水平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

“集群创新”的蝶变和未来

面对全球科创产业竞争,苏州如何拥有一批敢于和善于突破无人区、引领全球原始创新的科技力量,才是真正推动苏州从“产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跃升、产业大市向创新强市迈进”真正源驱力。这就回到了苏州“新年第一会”的主题——“创新集群”。与之前被提及最多的“产业集群”相比,两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各地都梦寐以求的产业集群,苏州却不重点提,而是聚焦于创新集群?

根据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陈昌智进一步阐释了创新集群,他认为创新集群是以新知识生产、新产品大量出现为本质涵义的创新型组织(创新型企业、各种知识中心和相关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中或在技术经济空间中集聚并且与外界形成有效互动结构的产业组织形态,如知识集群、技术集群、智力集群等,满足以上界定的均可以划入创新集群范畴。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产业,创新集群的核心是创新,前者更强调产出和产值,后者对科技含量的要求更高,强调的是高质量的发展。从产业集群进阶到创新集群,各种支持创新的要素、元素更集聚,合作对流更密切。

陈昌智认为,如何促进企业、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多元主体,围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助推经济发展由产业经济加速向创新经济迈进,是创新集群建设的目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在全球131个经济体中,中国今年保持在全球创新指数榜单第14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17个科技创新集群进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数量仅次于美国。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名列第2、北京第4、上海第9,南京、苏州分别位列第21和第72。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苏州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哪怕在城市能级、行政级别、制度优势和创新资源上存在先天不足,创新基因早已厚植于苏州这片热土的肌体中。

陈昌智认为,苏州坚持自立更生、主动借势、开拓进取,通过不断修正、提升、迭代乃至颠覆,已逐步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外向的投资驱动型经济、散装的协同对接型经济向开放的、内生的、融合的科技创新型经济蝶变。

陈昌智很荣幸自己一直为苏州服务,见证苏州的再崛起、再攀高,但关注和看好苏州,却不仅是因为这是他的“福地”,而是他认为:如果要评选中国改革开放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三个区域崛起的样本,苏州一定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是深圳和上海(浦东)。

这三个城市,代表不同的模式。但苏州的崛起,给全国地级市更多想象。陈昌智相信,未来苏州的创新力量,一定会为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新的“苏州经验”,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贴上“苏州创新”标签。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