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造就中国人

发布:2020-01-16 20:22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共同愿景。
回想起来,我几乎是在用生命的全部时光,在践行这几句话。
童年时,我在父母的期待下懵懂践行着;到青年时,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照下勉力阅读,奋起直追;工作后,面对具体事务更是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发起新教育实验后,更是启动了一个庞大的阅读行动研究体系……作为个体的我,一直被阅读造就。
被阅读造就的我,也就格外渴望分享我的经验,希望阅读能够造就更多中国人。所以,早在1993年,当时我担任苏州大学教务处长,就在苏州大学了建立大学生必读书制度;1995年,我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全面启动书目研制工作,并于2005年发布了大中小学生和教师书目,推出了《新世纪教育文库》;1999年,新教育实验在江苏常州武进区湖塘桥小学萌芽,我走进这所农村学校讲课、收徒,最重要工作就是指导校长、教师、学生、父母进行阅读;2010年,我在北京创办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这个专业公益机构的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推荐各类好书,研制共读书目,研发阅读课程。
也是在2010年,从新教育实验的课题启动之际,就一直热切关注和深度参与的美国麻州大学教育领导系主任严文蕃教授对我说,我们做的工作与美国学者艾瑞克?唐纳德?赫希在美国做的工作非常相似,“你们是在做一项‘造就中国人’的工作!”
无独有偶,赫希也在2010年出版了一本《造就美国人:民主与我们的学校》的书。此前,他已经分别出版了《文化素养》《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知识匮乏:缩小美国儿童令人震惊的教育差距》等一系列著作,在美国发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核心知识运动。
赫希作为核心知识运动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分析了核心知识与文化素养的内在关系,认为阅读是拥有核心知识的关键所在,是文化素养形成的路径。只有共同的阅读,掌握共同的核心知识,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愿景,形成共同的文化,并且对于推进教育公平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所以,共同的阅读是造就美国人的前提。也正因为如此,赫希主张学校教育需要核心知识的教学,需要把各学科的核心知识具体化。他主编的《新文化素养词典》就明确列出了美国人应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点。
东方、西方在阅读研究上的这番不期而至的相遇,可以称为同一个时代赋予人们的共同使命。一方面,我联系福建教育出版社购买了赫希的系列著作的版权,陆续把他的《造就美国人》等著作引进、翻译、出版,经过几年努力,现在赫希知识系列中文版已经全部出版发行;另一方面,我们聘请了百余位专家,全面展开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父母、公务员、企业家九个书目的研制工作。经过九年的辛勤劳作,《中国人阅读书目》研制工作终于全面完成。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就是这九个书目的第一次整齐亮相。
我们相信,“阅读的高度,就是国家的高度”,阅读造就了我们的精神世界,通过专业的阅读研究与践行,可以提升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境界。
我们期待,通过全国专家学者精心遴选的这一套书目,能够通过共读、共写、共同讨论和践行,从精神上真正造就中国人。
我们更盼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以阅读提高自己,以阅读造就自己,以知行合一进行自我教育,创造完整幸福的人生。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需要更多行动。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27日,“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在西安启动。这是一个跨领域的学术研究团体,是一个非营利的独立民间智库,作为论坛的共同发起人,希望《造就中国人》一书能够为“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一点参考。
最后,特别感谢王京生先生的盛情邀请,让我能借此为推进全民阅读尽一点绵薄之力;特别希望读者诸君能够多多批评指正,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的书,是由作者而读者共同完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