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开学礼 朱砂点额 开笔启智
发布:2025-09-14 08:34 来源:长三角时讯

夏日的炎热尚未褪去,令人期待的新学期如期而至。2025年8月30日上午,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的校园里热闹非凡、笑声阵阵,处处洋溢着温馨而热烈的氛围。新东旭娃们和家长齐聚校园,共同开启新学期。此次活动不仅是学校“以生为本、家校共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更用满满的仪式感为孩子们的小学生涯埋下了温暖的种子。
家长会:家校同心,共话育人新篇
上午9:00,近200名家长有序就座,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舞台中央的大屏幕。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响起,学校宣传片里,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嬉戏的身影、在实验室专注探索的眼神、在书法教室挥毫泼墨的模样,以及老师们耐心授课的场景,让家长们不时拿出手机记录,眼中满是期待。
张苾菁校长向在场家长致以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因孩子而相聚,这既是一场相遇,更是一次家校携手的约定。未来六年,学校将与家长们并肩同行,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亲切的话语瞬间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学校创办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始终秉持宁朴勿华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有品德、有智慧、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张校长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详细解读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及特色活动,让家长们对孩子未来的校园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们注重培养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他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张校长的话语坚定而有力,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喝彩。
一年级班主任老师代表苏琦老师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2年,有着丰富的低年级教学经验。“一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关键过渡期,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苏老师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一年级新生的一日在校常规:从晨读安排,到课间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再到午餐时的“光盘行动”要求,讲解得细致入微。“孩子们刚入学,可能会出现想家、不适应课堂纪律的情况,家长们不用焦虑,我们会用耐心和爱心帮助他们慢慢适应。”
一年级数学老师洑林佳和英语老师徐蓓分别上台,结合学科特点向家长们分享育人心得。洑老师表示,一年级数学将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孩子感受数学的乐趣;徐老师则介绍了“趣味英语儿歌”“英语绘本阅读”等教学形式,激发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家长会的最后环节,祁梦婧副校长着重强调了校园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包括上下学接送、校园内活动安全及食品安全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家长们按照班级顺序排队,模拟了放学时的接送场景,不少家长拿出手机拍下等候区域的标识。
入学礼:开笔启智,萌娃开启新航
与家长会同步,充满童趣与仪式感的入学礼在一年级各班教室精彩上演。上午8时40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有序地穿过“启智门”。”孩子们伸出小手,用力敲响启智鼓,清脆的鼓声在校园里回荡,寓意着“一鸣惊人,开启智慧”。不少家长拿出相机,记录下孩子敲响鼓的瞬间。
穿过启智门后,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前往各自的班级。每个班级门口都精心布置了签到墙,签到墙上印着卡通图案和“欢迎新同学”的字样。孩子们在签到墙上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有的孩子还画了小太阳、小花朵作为装饰。“妈妈,你看我写的名字好不好看?”一位小女孩兴奋地拉着妈妈的手,指着自己的签名说道,妈妈笑着点点头,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宝贝真棒,以后这里就是你的新班级啦。”
走进教室,温馨的氛围扑面而来,课桌上摆放着崭新的课本和文具,每一张课桌右上角都摆着孩子的名字标签。老师们面带微笑地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们,“欢迎你呀,小朋友,快来找一找你的座位吧!”亲切的问候让孩子们瞬间消除了陌生感,纷纷主动向老师问好。
待孩子们坐稳后,入学礼正式开始。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地看着屏幕,听着张苾菁校长的致辞,不时点点头,眼中满是对新学期的期待。
“正衣冠”是入学礼的重要环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跟着认真地整理自己的着装。有的孩子动作不太熟练,旁边的小伙伴主动伸出援手;老师则逐个走到孩子身边,轻轻为他们整理衣冠,调整衣领的角度,拉直衣角,耐心地教导他们:“衣服要穿整齐,这样才是有礼貌的小学生哦。”
接下来是“点朱砂”环节。老师们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每个孩子的额头正中央点上一个鲜红的“朱砂痣”,寓意“开启智慧之眼,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当毛笔轻轻点在额头时,孩子们有的好奇地眨着眼睛,有的露出害羞的笑容,还有的孩子伸出小手,想摸一摸额头上的朱砂痣。“宝贝,点了朱砂痣,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哦。”老师温柔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
“开笔礼”环节更是意义非凡。正班主任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示范书写“人”字,“‘人’字只有两笔,一撇一捺,看似简单,却寓意着要堂堂正正做人,顶天立地。”老师一边书写,一边为孩子们讲解“人”字的含义。随后,孩子们拿出铅笔,在田字格本上认真地书写人生中第一个“人”字。有的孩子握笔姿势还不太标准,老师便手把手地教他们调整手指的位置;有的孩子写得歪歪扭扭,老师却笑着鼓励:“没关系,第一次写能写成这样已经很棒了,多练习就会越来越好。”孩子们看着自己写下的“人”字,脸上满是自豪。
“拜师礼”环节将入学礼推向高潮。“一拜老师,教我读书;二拜老师,教我做人;三拜老师,伴我成长。”在班主任的口令下,孩子们端坐在座位上,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向老师深深鞠躬。老师们也起身回礼,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这一拜,不仅是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更是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
入学礼的最后,正副班主任老师为孩子们分发新学期礼物。礼物是用彩色的礼品花扎好的语文、数学、英语课本,以及一份精心制作的校园地图。“这是你们的课本,以后要好好爱护它们;这份校园地图上有操场、图书馆、卫生间的位置,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哦。”老师一边分发礼物,一边耐心地讲解。孩子们双手接过礼物,紧紧抱在怀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融合衔接:细致筹备,护航无缝过渡
9月1日,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的教室里传来稚嫩又响亮的诵读声——这是精心设计的一年级融合衔接课程的日常场景。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背后细致的筹划与付出。为帮助新生平稳跨越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关键过渡期,学校早在一个月前就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张苾菁校长担任组长,德育处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人员及一年级全体老师共同参与,多次召开筹备会议,细化活动流程,明确人员分工,以“快乐融入、习惯养成、学科启蒙”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套多维度、沉浸式的衔接教育体系,让孩子们在趣味活动中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埋下热爱学习的种子。
该课程围绕行为适应、习惯养成、学科启蒙、社交融入和情感认同五大目标设计,形成了循序渐进的培养体系。在行为适应层面,通过校园探秘、作息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一周内熟悉教学楼、操场、卫生间等场所的位置,理解上课、课间、午休等时段的不同要求;习惯养成方面,则聚焦礼仪问候、物品整理、有序排队等细节,从“手把手教叠餐巾”到“练习安静排队”,让规范行为内化为自然习惯;学科启蒙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将语文的儿歌诵读、数学的位置认知、英语的问候表达等融入游戏,如“认识同桌”活动既锻炼了社交能力,又渗透了数学中的“前后左右”概念。
社交融入与情感认同同样是课程的重中之重。通过“我的小名片”制作、小组合作拼图等活动,鼓励孩子们主动介绍自己、了解同伴,在互助中建立信任;而“我是小学生”主题班会、校园打卡等仪式感活动,则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身份的转变,增强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正如一位班主任所说:“我们希望孩子们每天走进校园时,眼里有光,心里有期待。”
课程实施注重教师协作、环境营造和家校联动,采用“礼仪蜂”“小红花”等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一年级任课老师与一年级家长们在放学时做简短沟通,反馈学生表现,形成教育合力。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融合衔接课程旨在让新生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接孩子放学时,家长们的脸上满是笑容,彼此相互交流热门非凡。“学校的安排太周到了,从家长会的内容到入学礼的环节,都特别用心,让我对孩子的小学生活充满了信心。”一年级(1)班学生家长王女士说道。“孩子特别开心,回家一路上都在说学校的事情,还拿出写的‘人’字给我看,真的特别感谢学校给孩子们这么有意义的入学体验。”一年级(2)班学生家长李先生也忍不住称赞。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孩子们的小学生涯打造了充满仪式感的开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校园的温暖与美好,更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们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安排,为今后的家校携手共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同心协力。未来,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将持续以更专业的教学、更细致的服务、更温暖的关怀,陪伴孩子们成长;也期待与家长们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光芒,书写人生的美好篇章。祁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