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心有光芒 笔有远芳
					发布:2019-05-15 20:57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获得 2019 年凯迪克奖金奖的一本儿童绘本,叫
	《你好,灯塔》(Hello Lighthouse),讲的是一个灯塔守
	护人的温暖故事,讲述了自动化还没有取代人力的时
	代,看守灯塔的一家人的故事,内容平淡却温馨。
	这个故事被朱永新老师多次提及。 灯塔守护人每
	天的工作就是去守护灯塔,添加机油,修剪灯芯,一整
	晚地努力转动发条,让灯塔持续运作,如此简单平淡
	的生活,却照样做得很快乐很幸福。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个时代的焦虑,是中国很多
	孩子父母的群体性焦虑。 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很简单。朱永新说:幸福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心
	里面有光,你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幸福,做什么事情都
	会有滋有味。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
	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
	人。 很多人说:朱老师到底有什么魔法,在每天日程排
	得密密麻麻的情况下, 居然能够实现每日写作 2000
	字以上的惊人而稳定的产出?
	因为他的心里面有光。心有光芒,必有远芳。朱永
	新老师心里的光芒是什么? 这篇文章为您揭晓。
	父亲的礼物:多出来的时间
	作为学者和新教育实验发起人的朱永新,一生践
	行新教育理想,从 2002 年起,由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
	在全国推广,目前有超过 3000 所学校参与其中,以行
	动悄然改变着中国教育。 与此同时,他著有《朱永新教
	育作品》(十六卷)等辉煌巨著,著作被译为英、日、韩、
	阿拉伯等文字。
	作为官员的朱永新,身为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
	长,他每天有着极为繁忙的工作计划,但他对写作仍
	怀有巨大激情,甚至是痴情,且如此深沉而质朴,实为
	难能可贵。 他的《见证十年》系列十卷本,全面记录着
	十年来一共提交的 154 个建议与提案。
	不要被以上两本著作惊人的体量吓到,这只不过
	是朱永新著作中的一小部分,事实上,他要比绝大部
	分专业作家高产得多。 这样的高产,是怎么来的?
	朱永新写过一篇短文,叫《父亲的礼物》,这篇文
	章在网上拥有极高的阅读量。 在这篇文章中,朱永新
	表示,影响他生命的关键人物,父亲应该是第一人。 这
	不仅因为通常说的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更
	重要的是因为父亲在他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
	记。
	朱永新的父亲是小学教师,最初在家乡的小镇上
	教书,后来到一所乡村学校担任校长。 大概从读小学
	一年级开始, 父亲每天早晨 5:30 就会准时把他从床
	上拖起来,叫他做一件他很讨厌的事:习字。 无论是酷
	热难熬的夏日,还是滴水成冰的冬天,都要千篇一律
	地临摹柳公权字帖。
	这让朱永新养成了一个相伴终身的好习惯,并在
	以后的人生中一天都未中断过: 早晨 5 点钟准时醒
	来,睁眼即起,每天的工作时间比一般人至少多两三
	个小时。 当人们还在梦中酣睡时,朱永新已经挑灯早
	读了;当人们起床洗漱时,他已经工作了两三个小时。
	小时候的他也曾经常埋怨父亲,甚至在心里把他
	比作《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 但现在看来,这是父亲
	送给他最大的人生财富。 如果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两个
	小时,1 年就多了 730 个小时,50 年就多了 36500 个
	小时, 也就是多了 1520 天, 按照每天工作 8 小时来
	算,差不多延长了 12 年的生命! 而且这每 1 分钟都是
	有效的生命!
	“早晨 5:00 起床。 发两会的相关微博,写两会手
	记。 赶《中国教育报》关于《见证十年》一书的约稿。 早
	晨 7:30 从驻地出发去全国政协。 9:00 列席政协第十
	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第
	二次会议。 下午 15:00 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第四次全体
	会议,选举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
	书长和常务委员。 回到驻地,已经是 18:00 左右了,晚
	餐。 晚上 20:00,《经济观察报》的深度调查部主任、书
	评主编刘玉海专程过来就《见证十年》进行采访。 晚上
	22:00 左右参政议政部姚立迎副部长来商量两会重点
	提案等问题。 晚上 23:00 处理 2017 年民进中央年鉴
	的选文。 23:40 休息。 ”
	这是 2018 年 3 月 14 日朱永新的一天。 即便是最
	为忙碌的两会期间,朱永新也有固定的时间来完成他
	的写作工作,这个时间,不是“省”出来的,而是“多”出
	来的。
	两会期间尚且如此,平时的每一天,更是如此。 早
	晨醒来之后,第一件事是写文章、发微博,一般是发
	8-10 条微博。 朱永新一直在倡导大家日写千字的计
	划,而身体力行的他,每天的写作量则是不低于 2000
	字, 在两会期间, 朱永新的每日写作量达到惊人的
	6000 字以上。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 24 小时。
	这没有错,但这是一个相对论。 有的人会把 24 小
	时活得像每一个“值得虚度的日子”;有的人会嫌 24
	小时太长,时刻感觉到时间的煎熬;有的人会嫌 24 小
	时太短, 时刻感觉到人生的忙碌与局促却难有丰获;
	还有的人,不但能够把正常的 8 小时做到如此精确的
	规划,更能“凭空”多出 3 小时。
	不可小看这三小时。 这是一天中最好的 3 小时,
	安静、无扰,思维清晰、敏锐,从事脑力工作非常高效。
	正是这最好的 3 小时,造就了著作等身的朱永新。
	人生的增量
	朱永新曾谈到,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因自主
	而积极发展,因超越而幸福完整。 一般人认为生命就
	是活了多少年,其实不然,生命不仅仅是自然生命,也
	是社会生命,以及精神生命。 可以这样理解,自然生
	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构成了生命的长、宽、高三个
	维度,在三个维度上活得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活成
	了一个立体的自己。
	生命的长度,活了多少年,是老天的;生命的宽
	朱永新:心有光芒 笔有远芳7/江南都市/
	特刊 社区版
	度,做了多少事,是他人的;生命的高度,精神世界的舞台有多大,境界有多高,那完
	全是自己的。 生命的容量有多大,不是简单的自己活得有多长,同样包括你活得有
	多高,活得有多宽。 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的人。
	无论是什么领域的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让自己的精神生命活得精彩,都
	离不开阅读。 朱永新老师是全民阅读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多次在两会提案和
	议案里建议设立国家阅读节以及把全民阅读确定为国家战略。 在他的著作 《新教
	育》中,他总结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吉祥三宝”——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
	同体。 朱永新更是不吝赞誉地定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每个职业也都有极理想的阅读书籍,读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会成为
	什么。 书籍给我们开启一扇瞭望内心世界的窗,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门,成为
	我们突破工作瓶颈的一把钥匙。
	当然,以下这句极为经典的话也是朱永新说的:“书的生命是人激活的,是通过
	阅读‘吻’醒的,所以书会报答给予他生命的人,帮助他更有智慧,更有情感,更有力
	量。 ”“世上一切都藏在书里,读书越少越容易对环境不满,读书越多越容易对自己
	不满。 ”
	阅读,是拓展人生的增量,写作亦然。 朱永新认为,写作的重要性不亚于阅读。
	如果说阅读是汲取和思考,那么写作便是创造。 “读和写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就像学
	和思,两者之间是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 ”
	朱永新更进一步认为,写作是一种“研究和反思”。 写作的人一定是伟大的观察
	者,因为写作更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发现别人无
	法发现的风景。 写作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智慧的思想者, 写作跟思想紧密联系在一
	起,真正的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写作是思维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认为,“写作是认识自己的途径, 是不断走向自己
	的途径”。 朱永新对此观点深为认同。 阅读和写作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写作是帮助一
	个人学会反思、学会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 “我一直认为阅读培养阅读,写作
	培养写作。 你多写多读了,自然就会读了、会写了。 只要你用心,一定能够不断的成
	长。 ”朱永新说。
	成功必达
	2002 年 6 月 22 日,也就是教育在线开通的第 7 天,时任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
	学博士生导师的朱永新教授就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发布了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
	开业启事》的帖子,立即就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 今天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个帖子
	好消息!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今天正式开业了! 现在保险业生意兴隆,什么人
	寿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航空保险……可谓名目繁多,花样迭出。 既然那么多
	的保险公司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今天也来凑个热闹,开一个成功保险公司。 本公
	司终旨: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 参保对象:不限。 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因
	为教育的成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投保金额:不限。 从数元至数千元任您
	自选。 欢迎万元以上大客户。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
	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 十年后持 3,650 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
	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济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
	百。 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本公司只求客户成功,不以赢利为目的。
	所有利润将全部捐赠希望工程。 欢迎投保,欢迎垂询!
	“抬头”是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 这个“成功保险”唤醒了无数苦苦摸索成长路
	径的人,也似一盏火炬照亮了无数人的专业成长之路。 河南省安阳市的一名农村教
	师听说这个成功保险之后,就真的践行了十年,从他的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在他
	最年富力强的十年,在教学之余坚持动笔写作了十年。 那么他“成功”了吗?
	“我极其热爱工作,丝毫不觉倦怠;生活简单快乐,感觉有滋有味;关心社会发
	展,常怀济世之心;精神愉悦舒畅,感觉充实丰富。 ”这个叫汪重阳的青年教师说。
	写作,具有强大的力量。 十年时间,汪重阳案头的日记本记了 48 本,日记字数
	大约有 350 万字,从原始的记录中提炼出来的成型文章有 1560 篇,其中,公开发表
	的有 400 余篇,累计 50 余万字。
	这股力量让这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得到了很多荣誉: 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
	师优秀奖、2015 年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 此外,他还受聘成为安阳师范学院初
	中语文国培班专家组成员,成了多个教师专业发展团队骨干成员。
	朱永新的“成功保险”,其实就是一个倡导。 倡导大家坚持每天写 1000 字。 如此
	简单。 但却如同超级英雄电影中的原石一样,拥有强大的力量,只要坚持,就能触
	发。 所以,“成功保险”,真的能确保成功! 在万千年轻人的“以身试险”中,朱永新“稳
	赚不赔”(真正的“保费”是全部捐献给新教育实验的)。
	坚持每天写点东西,就是让自己每一天都有条理化的思考,而条理化的思考,
	是一种高品质的思维活动。 每个正常人都有正常的思想活动,然而未经梳理的思想
	活动是凌乱的,是浅薄的。 只有经过梳理的思想活动,才是高品质的,较为深刻的。
	而写作,就是梳理思想活动的最好办法。 你若能坚持下去,就会让自己拥有丰富的
	思想,拥有强大的力量。
	不过,凡是需要坚持,都不容易。 你需要舍弃很多,你需要每天给自己的笔头以
	一定的时间,让它能从容地记下你的思考、见闻、感悟。 你需要自己有“强大的自制
	力”,
	或者,像朱永新老师一样,形成融于血脉的终身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