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的画 是几代人共有的往昔

发布:2025-06-30 19:29    来源:长三角时讯
何多苓的画是一代人、几代人共有的往昔,是延绵的枯草地和女孩,是菲利普与弗丽丝在灯塔的邂逅……感性的记忆地将时间的进度条拉回到那段春风渐醒的悠悠岁月,对于年轻观众来说,隔着一层年代的薄纱,不乏一种想象中的朦胧美。“他以独特的抒情能力和超凡的创作技巧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开启了新的维度”,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符号,这是我们记忆中的何多苓。
在此后当代艺术观念迭出的40余年中,何多苓始终从一切潮流中抽离,旁观而自省,不断突破自我创作的边界,为作品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成就了现在的何多苓。他将中国传统书画的技法与精神以及建筑、音乐等元素融汇于自身创作,在艺术形式和语言上进一步完善,精神上却愈发平和、宽容与自由。这也是何多苓自己的艺术目标——不断跨越重重春山,“把自然、社会、个人、思想与行为在画布上——表面与深处——溶为一个伟大整体”,并在时代的主流叙事里找到自我的定位。
诗性与传统是被何多苓及其策展人和评论家反复提及的词汇,亦是他的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和表现方式。以此为中心,我们集中展示了何多苓近年来包括《杂花写生》《野园》《庭院》《兔子》等多个系列的持续创作,以及《春风已经苏醒》和《雪雁》这样的代表性作品,呈现了何多苓对时代变迁的诠释以及对内心自我的探寻和回归。展览与苏州的地域文化和苏博的建筑空间共生,融入造园“借景”和“抑景”之法,将传统苏式造园中的留白、叠石等元素进一步抽象化处理,用朦胧的意象来定格作品诗化的瞬间,旨在营造一个“春山之外”的诗意的彼岸。
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美术馆的大力支持,出借馆藏《春风已经苏醒》和《雪雁》,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当我们今天再度与何多苓一同回望这些作品,从仰视到平视,从回首到展望,不禁感叹它们早已超越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也抹平了传统与未来、古典与当代之间的间隙。过往时代的叙事语境终会渐渐散去,但画面中永恒的草色仍会长久地触动当下的我们,它们是穿越时空的存在,亦是此岸和彼岸的携手。
是为序。
谢晓婷 苏州博物馆馆长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