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举办“回眸五十年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发布:2022-11-29 09:33    来源:长三角时讯
 
 
 
苏州博物馆举办“回眸五十年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2022年时值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苏州博物馆得到湖南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举办了“回眸五十年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本次展览在苏州博物馆本馆负一楼临展厅和二楼吴门书画厅北厅开展,展期从10月18日至2023年1月29日,共计展出160余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品文物,包括木漆器、彩绘陶器、帛画、简牍、丝织品等类别,着力重现了西汉时期,雄浑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图景。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五里牌外,浏阳河下游冲积平原的一个椭圆形小台地之上,在其西南角,有两个相互毗邻高约20米的土冢,旧传为五代时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为“马王堆”。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地进行了联合调查,确认了是一处大型汉墓群。1971年底,某医院在此地进行施工,东土冢受到影响。时湖南博物院遂报国务院申请清理发掘,考古发掘于1972年1月正式开始,至1974年1月结束。共发现并清理了三座汉代竖穴土坑木椁墓,除二号墓被盗掘,墓室器物凌乱且随葬品以泥质冥币和泥珠玑居多,出土的三枚印章对确定墓主人为西汉早期长沙国初代丞相利苍有决定性作用。一、三号墓出土文物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因木炭和白膏泥将一号墓椁室紧紧包住,隔绝外界,构成了高标准的恒温、恒湿以及缺氧的环境,一号墓的尸体、葬具以及各类随葬品得以完好保存,尤以T型帛画,漆棺著名(均在负一层临展厅展出了复制品)。
五十年时间悄然而过,我国考古事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更多经过科学发掘和保护的考古发现纷纷现世。曾经深埋在地下的马王堆汉墓,如今展现于博物馆中,成为审美和研究的对象,在这种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张力,感受这种张力的心路,便是今人与古人的一次对话。
 陈剑林
 
 
1972年开始,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先后发掘的三座西汉墓,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要考古发现,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3年,马王堆汉墓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墓中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囊括了漆器、木器、丝绸、简牍、帛画等诸多种类,千年不腐的女尸辛追,更是举世罕见。马王堆汉墓不仅再现了轪侯家荣华富贵的生活景象,更诠释了墓主人对多彩生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
造型浑厚的漆器,装饰雅致,沉霾千年,仍光亮如新,器身上不仅可见“君幸食”、“君幸酒”、“一升半升”等墨书文字,更辅以精美无比的云气、凤鸟、神仙、怪兽等花纹,图案生动,颜色艳丽。伴随着各类动植物、食品、酒类被发现,结合遣册中所载煮、蒸、烤、炸等烹饪手法,共同呈现出汉初贵族的家族食谱,饮食结构之丰富,烹饪方式之多样,至今看来仍令人惊叹不已。
为永保躯体不朽,辛追身裹二十二层衣衾,华丽轻柔的丝绸,展示出汉代惊人的纺织技术。绮罗锦纱,印花敷彩,长寿乘云,在经纬交错之中,长沙国的织工精巧,尽收眼底。简牍帛书,阴阳五行,《周易》《老子》,传承着先人的学识与智慧。天文指北、军阵壮威,导引养生、五星浸行,秦坑佚书,重见天日,再现光辉,引起不断探索与无数解读。
古尸为何千年不朽?白膏、木炭配合20米的埋葬深度,催生低氧密封的环境;含汞化物及氨基酸的棺液,杀菌防腐。巨椁彩棺,见证了生前之荣华富贵;T形帛画,寄托了古人对生命的理解与释读。
2022年,适逢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苏州博物馆甄选文物精品160余件,包含漆器、木器、彩绘陶器、帛画、帛书、简牍、丝织品、牙角器、人俑、动植物标本等各个类别,着力重现雄浑而多彩的西汉物质、精神图景。在此,向湖南博物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苏州博物馆
  二○二二年十月

阅读排行